故事四:作為管理者和團隊中的設計師協作
在我們的公司(一個設計+技術團隊),一位界面視覺設計師伙伴花費很大精力做出一個設計,經過幾輪修改,大家覺得還可以,客戶方面也覺得滿意了。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是有所欠缺,缺少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我和伙伴們有句玩笑話:“要么眼前一亮,要么眼前一黑”。
我會對伙伴說:“我的職責是幫忙從旁觀者的角度、模擬用戶的視角找出問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真讓我去做你的工作,我畫出來的
這個先前大家基本滿意的設計,在被我挑出各種看起來明確的問題后,大家又坐到一起反復修改和討論,各種試錯,螺旋式的上升,最終,得出了一個非常理想的效果。這時我壞壞的說:“把以前那版設計和新的設計放到一起展示,留作紀念吧”,我們的設計師開玩笑:“絕對不給你們看以前的,看不下去,我都刪掉了……”。
我提意見的方式就是盡可能說出具體一些的點,例如“這個界面主次不夠突出,重點元素沒有強調出來”、“沒有引導用戶的視線”、“
類似“我喜歡如何如何”、“我說不出道理,但就是感覺如何如何”之類的意見,往往缺乏建設性,幾乎必然會導致分歧。因為每個人的主觀感受都不相同,你不喜歡的,不代表設計師不喜歡,更不代表最終用戶不喜歡。實際上視覺設計也可以被理性的分析,顏色的對比、信息優先級和視覺優先級的對應、用戶的操作流程和視覺軌跡引導等等,這些都有很多規律可尋。如果你是對整個產品負責的產品經理或管理人員,需要對這方面有更專業的了解,而不是僅憑自己的直覺。特別要強調的是,這并不需要你有美術的基礎,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只要有心去學和去總結,很簡單的。
積累自己對視覺設計更理性和專業的理解,對設計師提出更具體明確的問題和意見,并且給設計師留出足夠的空間,往往會得出更好的設計。這同樣適用于和團隊中其他成員的協作。
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自己的人品(信譽)也很重要。如果你每次的問題都沒挑準,每次都出餿主意,最終得不出好的設計,如此反復幾次,以后大家都會覺得你不靠譜,合作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你有多次成功案例,或者有喬布斯式的光環,當大家無法做出一致的判斷時,設計師就會信賴你的判斷。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