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建筑雙年展”組委會近日于深圳召開學術委員會評審會,會上評審并公布了“2013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的策展方案”。多數學術委員都表示,本屆展覽的兩個策展團隊——奧雷·伯曼(Ole Bouman)團隊與李翔寧+杰夫里·詹森(Jeffrey Johnson)團隊的策展內容豐富多樣、風格明確,本屆雙城雙年展(深圳)將會是歷年來“最具看點的一屆”。雙城雙年展(深圳)將于今年12月6日在深圳蛇口開幕,展覽將持續開展至明年2月28日。
主題緊扣“城市邊緣”
自今年3月雙年展組委會公布2013年展覽將由奧雷·伯曼團隊與李翔寧+杰夫里·詹森團隊合作策展之后,雙方團隊都緊扣“城市邊緣”這一主題,投入了對展覽方案的緊密策劃之中。
學術總監李翔寧與杰夫里·詹森介紹,負責展場B(蛇口客運碼頭舊倉庫)策展的學術團隊將通過六個部分構成展覽:“二十世紀‘城市邊緣’的建設實踐與理論研究”以文獻展的形式,梳理了城市發展過程中有關“城市邊緣”的歷史與理論,薈萃思想精華;“穿越邊界案例研究”集合全球各地的大量案例,呈現了穿越甚至模糊“城市邊緣”的方式,并慎重考察深港兩地的邊界問題;“探索社會的疆域”從社會學的角度理解展覽主題,選取城市、空間、產業、建筑、人群、技藝等六類主題,以此作為內容框架;“國家和地區館”與英國、西班牙、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瑞典、意大利、澳門8個國家和地區合作;“邊緣影像館”將包含6部影片的影像特展,并特邀藝術家創作錄影作品;最后的“特別專案”設置在蛇口客運碼頭來往的輪渡上,運用視頻和影像在展場之外延續對“城市邊緣”的探討,更加貼近普通市民的生活。
在展覽主體內容之外,“2013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國際學生影片/海報競賽”與展覽宣講會也將于年內舉行。
反映城市發展現狀
學術委員會認為,李翔寧+杰夫里·詹森團隊對展覽主題的闡釋扎實深刻,涵蓋從文獻梳理到城市建筑案例,再到文化、藝術、社會反思等多個方面,其展覽將具有珍貴的文獻價值。同時,他們憑藉本土化優勢,密切結合“城市邊緣”與深圳本地問題,反映并探討深圳乃至珠三角城市發展的現狀。
創意團隊也以獨特的方式回應了“城市邊緣”主題,希望通過雙年展作為城市的催化劑讓處于邊緣和轉型中的蛇口工業區產生新的價值。
奧雷·伯曼團隊的方案被學術委員稱贊為“極具專業性與國際視野”,方案對工業廠房的改造提出了空間再生的可能性,且因關注區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而顯示出超強前瞻意識。
本屆展覽設在深圳南山蛇口“一區兩點”。“一區”即蛇口工業區,“兩點”分別是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屬下的原廣東浮法玻璃廠(A館——主題演繹館)與蛇口客運碼頭舊倉庫(B館——主題文獻館),兩個展場由一條長約兩公里的綠道相連。參觀展覽的路線從展場B出發,觀眾從李翔寧+杰夫里·詹森團隊策展的對“過去”及“現在”的研究,通過綠道乘搭穿梭巴士(或其他慢行交通工具)到達奧雷·伯曼團隊策展的開創城市“未來”可能性的展場A——價值工廠。這條從蛇口港起始、往赤灣方向的綠道將起到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鍵作用,觀眾游覽其中,將親身體驗展覽對城市發展的反思與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