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登上大銀幕的一刻起,皮克斯的孤單小機器人Wall-E就已經注定不再孤單。講述未來世界機器人愛情故事的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
在北美上映的前10天,觀眾就慷慨解囊送上1.28億美元。平日再苛刻的影評人也一致叫好,將該片與默片時代的卓別林喜劇相提并論。大眾影評網站“爛番茄”更給出了97%的好評,成為2008年評價最高的影片。2008年已經過半,盡管以爭奪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為目標的影片尚未悉數亮相,但包括美國《時代》周刊在內的知名媒體已經大膽預測,《機器人總動員》有望成為首部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動畫片。

叫好藝術商業并重
回顧奧斯卡獎80年的歷史,還從沒有一部動畫片成為最佳影片獎得主,哪怕是提名也僅有《美女與野獸》在1991年破天荒地得過一回。7年前,奧斯卡獎設立了最佳動畫長片獎,自那以后,動畫片便只能與同類競爭了。不過,從今年6月27日《機器人總動員》在北美上映起,打破規則的呼聲便此起彼伏。影評人認為,這部影片應該得到更高的榮譽,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獎杯遠遠不夠。
自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以來,“皮克斯出品”至少是奧斯卡提名的保證,還不斷與真人電影搶地盤。去年,《美食總動員》獲得了五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電影配樂。《機器人總動員》的主題也是爭獎的砝碼之一。故事背景設在遙遠的未來,環境污染令人類絕跡,地球成了一個荒涼寂靜的垃圾場——影片傳達的環保信息是當今世界最熱門的話題,正合好萊塢熱衷的“時代精神”口味。此外,這部電影沒有對白,回歸默片傳統,只通過畫面來感動觀眾,片中還處處可見向《2001太空漫游》、《城市之光》、《俏紅娘》等經典電影致敬的橋段。在這個快速消費的電影市場中,這部電影背后的動畫工作者所表現出來的誠意令人感動。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還展現了一種如今在好萊塢已近絕跡的素質:作為一部獻給各種文化背景和語言環境的普通大眾的電影,該片還難能可貴地保持制作精良、故事真誠等特質。過去,奧斯卡評委總是得在故事惡俗但是制作精良的大片(如《加勒比海盜》)和故事另類晦澀的低成本藝術片(如《老無所依》)中做出選擇。可喜的是,《機器人總動員》既能在感情的層面打動觀眾,又能經得起頭腦的推敲。

演員評委不愛數碼技術
不過,目前這只是影評人的一廂情愿,《機器人總動員》能不能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首先得看迪士尼(該片出品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母公司)肯不肯掏腰包為其鋪路。“觀眾和評論界人士如此熱情的反響非常鼓舞人心,這讓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關于頒獎季節的可能性,但是在現階段就開始籌劃爭獎策略,似乎還太早。”迪士尼公關部門副總裁賈斯明•馬達仙說。讓迪士尼出言如此謹慎的原因,絕不只是謙遜,更重要的是這家動畫豪門在過去的爭獎歷史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小飛象》和《白雪公主》在上映當年所收獲的掌聲和叫好同樣驚人,但是最終奧斯卡的評委仍視而不見。再看看《獅子王》和《海底總動員》也沒能撼動奧斯卡評委心中的古老標尺:動畫片與真人電影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在奧斯卡獎的擂臺上,真人出演的電影與動畫片相比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優勢?究其原因,奧斯卡評委的“成分”可能是最關鍵因素。在決定奧斯卡小金人歸屬的6000名評委中,演員所占比例最高。“演員更樂于投票給由演員出演的電影。”《綜藝》日報的專欄作者、著名影評人安妮•湯普森說,“過去,演員表演并沒有得到多少稱贊的最佳影片大概只有《指環王》,但這只是一個特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