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是動漫產業的重要環節之一,而目前國內動畫創作企業做一部虧一部,為什么?很多企業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于衍生產品沒有做好。中國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院長吳小華卻認為是教育出了問題,也就是說動漫衍生產品的設計,和常規的藝術院校設計是有很大區別的。
目前高校中能夠與動漫產業相關聯的一些學科和專業,大致分為四大塊,分別是繪畫,藝術設計,影視動畫和公共藝術。這些學科和專業與動漫產業都有著直接的聯系,可以影響到衍生產品的創作。衍生產品過去通常都是貼牌、重新設計和創新組合三種類別。基本上我們第一個采用的都是品牌授權,這個也是目前速度最快,產生效益最快的方法。當然還可以還有印刷出版、玩具,游戲還有其他的主題公園等等方面的內容。
吳小華認為,要做好動漫衍生品,首先,高校必須思考自身的問題,同時必須把地方一些企業的優勢有機的結合起來。這些優勢概括有三點:一個是經濟實力和一流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流水線,這方面是強勢。第二個成熟的銷售渠道,必須有很寬泛的批發、零售,包括電子商務等不同的形式。第三是對市場經營有很敏銳的判斷力,這些都是企業所具備的一些優勢。
截止到2009年,我們的電視產量達到近17萬分鐘,但是一部《功夫熊貓》就把我們沖得七零八落。所以數量的大國不代表質量的強國,質量是核心,動漫是原創性很強的產業,不是讓我們蓋大樓,是讓我們蓋一種精神。一個產業的發展除了環境,更重要的是人才,特別是動漫產業都是由人來完成的。所以誰經營好了人,誰能更好地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美國有迪斯尼,日本有宮崎峻,在中國阿達已經去世了,萬世兄弟已經成為古人了,中國現在的創造力在哪兒?一定是在年輕人身上,所以我們一定要扶持能夠引領這個行業的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