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估測,像國外較成功的動畫產品運作經驗,如果播出的動畫能保持一定的商業水準,整塊黃金檔蛋糕的價值將可達5億元左右。
“限播令”對于國產動畫片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而對于打造動漫產業的杭州來說,更像是注射了一支興奮劑。
杭州動漫“聞聲而起”
杭州盛世龍吟的副總黃永曾以一部《濟公》聞名動漫界。就在“限播令”發布前幾天,《濟公》在投入千萬元資金后,終于殺青。這部共52集、長676分鐘的動畫片,將在央視和各地方臺播出,并正在與海外品牌管理公司合作推出衍生產品,估計3年左右收回成本。
黃永認為,“黃金檔”的收益不會在短期內顯現,更多的是吸引眼球,帶動周邊產品實現盈利。從長期來看,品牌和質量都會相應提升。“國產動畫看得多了,關注度就高。這也是‘限播令’抵制文化傾銷和不正當競爭的目的。”接下來,盛世龍吟將開始制作新的體育題材動畫片《極限狂飆》。
杭州時空影視的老總沈玲介紹,他們制作的動畫片《魔法嘟嘟》剛剛在國際動漫節上拿到了優秀劇本獎,“限播令”使她對追加投資信心十足。也有杭州動漫公司想到了借助政策優勢吸引外資注入。在濱江動漫產業園,不少動漫制作單位開始打起合資拍片的主意。
不少網友在得知“限放令”后擔心限時禁播境外動畫片,雖然暫時可以保護國產動畫片,但是長久閉塞自鎖,將來的國產動畫片會沒有和境外動畫片競爭的能力,自然會被淘汰。不過杭州動漫公司對此也有自己的高招。
東方國龍的董事長許妍紅正在著手拍攝一部500集的體育類長篇動畫片《球嘎子》,動畫采用了單一人物、單一情節的獨特設定。“這部動畫是我們走出國門的嘗試,文化需要交流,不能總是讓別人殺進來,我們也得走出去。”
國產動畫賣不起價錢
黃永說,目前全國有能力購買動畫片的電視臺有近200家,但這些頻道大多只會撥出30分鐘到1小時來播放動畫片。“另外還有30多家少兒臺,它們有70%~80%的時間留給了動畫片。”按此估算,全國電視臺每天為動畫特留的“專場時間”有12050分鐘左右。
據業內統計,2005年杭州各家動漫公司制作的動畫片時間有8000多分鐘,而今年上半年全國動畫片制作就達4萬分鐘,就影片時間而言完全可以喂飽國內需求。
“限播令”一出,播出時間就有了保證,不過,對于國產動畫片能否賣出好價錢,一些業內人士仍表示了擔憂。金鷹卡通頻道的張小姐說,目前國內電視臺收購動畫片的價格浮動之大令人瞠目結舌。國產動畫有的賣到每分鐘1000元,有的賣出1元的超低價,甚至有不少動畫片是“白送”給電視臺的。
“北京、上海的電視臺一分鐘可以賣到30—100元,地方臺一般每分鐘10來元。”一位動漫業資深人士透露。
《天眼》娘家——中南卡通的曹副總認為,由于我國電視臺曾經歷過“制播合一”的歷史,所以一度不重視動畫片采購;加上以往不少國外動畫,只向電視臺象征性收費,例如《變形金剛》能在上世紀90年代初風靡一時,主要原因就是提供免費播放,因而造成了電視臺收購價格和動畫片制作成本持續多年嚴重脫節。“我們一部動畫片每分鐘三五萬元,一本《天眼》耗資5000多萬,光靠幾個小時的黃金檔怎么能收回?”
國產動畫片如何吸引中學生
“我是一名中學生,中國的動畫做出來估計只能讓十歲以下的人看,這讓我們原本就是動漫主力的人看什么?”“限放令”的推出也引起了網絡輿論的強烈反彈,時報讀者中也有不少持懷疑觀點。
從記者采訪的20多位年齡從5歲—25歲的“動畫迷”來看,在17點到20點黃金檔的動畫觀眾集中在13歲以下的兒童,而20多歲的成年動畫愛好者更多是在網絡上收看動畫。調查顯示,觀看者年齡越小,就越青睞情節簡單的國產動畫。
9歲的諾諾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忠實粉絲,只要是有趣的動畫片,她從不挑剔。6歲的小龍最喜歡看國產動畫《喜羊羊和灰太狼》,還總是哼著《三毛流浪記》的主題歌。她媽媽告訴記者,小龍并不是特別喜歡《奧特曼》這樣的影片,倒是對《藍貓淘氣三千問》之類益智動畫片有興趣。“作為家長總是歡迎健康類的動畫片。”
不過,這樣適合“低幼齡”觀眾的作品,究竟能不能吸引動漫消費的主力——大中學生呢?至少從現在來看,他們的視線依然流連在國外動漫作品之中。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