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
以順時鐘方向,從11點鐘方向開始看:
* 回教的芒星和彎月構成穆罕默德的臉。
* 穆罕默德的頭巾上有個引線已經點著的炸彈,上頭寫著回教教條。這幅被認為是12件作品中最具爭議性的。
* 把回教的彎月橫掛在穆罕默德的頭上。彎月中間部分被蓋住,像魔鬼的角。
* 回教的彎月和猶太教的大衛之星構成抽象的臉形,旁邊的詩句意思是:“先知你這瘋小子,拿著枷鎖捆女子!”
* 夕陽西下,只身在沙漠流浪的穆罕默德背后跟著一頭驢子。
* 畫家一邊戰戰兢兢地畫穆罕默德,一邊不安地偷看背后。
* 拿著彎刀和炸彈的兩個憤怒的穆斯林沖過來,而穆罕默德告訴他們:“放輕松點,老兄!只是某個南日德蘭的異教徒畫的圖罷了!”(“南日德蘭”給丹麥人的感覺是“無關緊要的偏僻地方”。)
* 一個阿拉伯模樣的男孩指著黑板,上面用波斯語寫著:“《日德蘭郵報》的編輯群只是一堆嘴賤的保守派。”旁邊指示這個男孩是“穆罕默德,波比(丹麥地名)小學,7A”,暗示他是移居丹麥的二代移民,而非伊斯蘭教的創立者。男孩衣服上寫著“未來”。
* 手持彎刀的穆罕默德準備要去打仗,眼睛部份被黑條擋住;隨從是兩個用傳統伊斯蘭面紗蒙面的女人,只露出眼睛。
* 穆罕默德站在云端,對著已經犧牲的自殺炸彈客高喊:“停!停!我們的處女不夠了!”諷刺伊斯蘭教給予殉教者的承諾。
* 一顆柳丁掉在丹麥作家哥勒·布律根(K?re Bluitgen)的頭巾上,柳丁上寫著“作秀”,手上拿著一個像是孩童所畫的穆罕默德像。(因為哥勒·布律根 的新作《〈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生》(Koranen og profeten Muhammeds liv)缺乏插圖,《日德蘭郵報》便征求40位插畫家去畫穆罕默德像,最后選出12件作品,并釀成劇烈爭議!邦^巾上的柳丁”就是丹麥語“倒楣”的意思。)
* 中間圖:七個嫌疑犯一字排開,證人說:“嗯……我指認不出來。”而這些人并不是很容易可以立即辨認,從左到右分別是:(1) 一個嬉皮士、(2) 丹麥人民黨黨主席皮婭·凱爾高(Pia Kj?rsgaard)、(3) 似乎是耶穌、(4) 似乎是佛陀、(5) 似乎是穆罕默德、(6) 印度教賢者、(7) 哥勒·布律根。
后續反應
穆罕默德漫畫的問題影響深遠。瑞士神學家漢斯·屈恩認為西方應該為此反思。畫漫畫的人應該負起新聞責任,而阿拉伯世界同樣也應該反思。[1]另外,《為什么要民主?》紀錄片系列的其中一部紀錄片《丹麥漫畫風波》(英文:Bloody Cartoons)就是以此事件作為其主題。
2008年初,巴基斯坦又因此事發生了一系列抗議活動[2]。巴基斯坦政府也因此下令ISP屏蔽了著名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