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深圳賽區評選日前落下帷幕,5位參賽者獲得深圳地區候選人資格。他們將代表深圳進入全球終審,與其他來自近20個全球創意城市的上百名選手一起爭奪最高3萬美元的獎項。昨日,記者專訪了5位參賽者,他們分別是:矩陣縱橫(專業團隊組)、飛亞達航天系列(專業團隊組)、任四四(專業個人組、深圳畫院)、朱威特(專業個人組)、管普查(專業個人組、深圳·銳奧品牌設計)。5位參賽者對能夠入圍“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深圳賽區評選,并代表深圳年輕設計團隊站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作品、展示深圳設計水準都表示十分振奮,同時暢談了他們的作品設計理念。
新銳獎帶來更跨界的機會 “飛亞達”承載的飛天夢
▲飛亞達設計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1周年典藏版手表。
▲飛亞達設計團隊。
本次“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深圳賽區評選中,飛亞達航天系列的參賽作品“工業設計作品航天表系列”(共5款)是勝出作品之一,記者專訪了團隊主創設計師高仍東。
高仍東告訴記者,從神舟五號至今,中國載人航天飛行已經十年了。這十年,每一步成就背后,都有無數人的全力以赴。作為中國航天員專業計時裝備的唯一提供者,飛亞達公司生產的航天表,從地面到太空,精準記錄著探索的每一秒。
在神五發射前,全世界只有瑞士的歐米茄和Fortis兩個品牌有能力生產航天表,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員佩戴的都是這兩種表。飛亞達公司通過3年多的研發,在航天表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使中國載人航天飛船用上了自主生產的航天表,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繼瑞士后第二個具備研發生產航天表能力的國家。
2000年,飛亞達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合作,開始研發設計航天表。2003年,第一款航天表問世,由楊利偉在乘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時使用,迄今已成功研發5款。高仍東介紹,飛亞達航天表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因為它是這個歷史階段特有的,不可復制的。航天表不僅是計時工具,更是一種濃縮了各種技術特點的小型科技產品。由于太空環境與地球表面環境差別很大,所以相對于普通手表來說,制造航天表的技術標準也很高。航天表從設計到工藝,都是要求非常高的,比如,它要在太空強輻射和高磁場的環境下保持計時精度等。從重量來說,最輕的航天幾十克,最重的100多克。
神舟七號央視直播中可以看到,航天員翟志剛在艙內行走,手腕上戴的就是飛亞達航天表。當年此款表還獲得了德國設計大獎紅點獎。后來,女航天員王亞平和劉洋使用的是同一款航天表,它運用了琺瑯鑲嵌的工藝。高仍東告訴記者,飛亞達航天表是科技、文化與藝術的結晶,從產品設計、意義、文化內涵等方面,運用和融入了敦煌飛天的元素,通過航天工程承載了中國人的飛天夢。
▲管普查作為平面設計師入圍專業個人組。
管普查在深圳經營了多年的商業設計,他的作品不僅僅是讓客戶滿意,也被許多學習設計的學生奉作學習案例。此次入圍“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候選人,他倒是抱著一顆平常心,并稱自己“其實還沒有什么個人風格”。
管普查作為平面設計師入圍,但他首先向深圳商報記者解釋說:“平面設計是一個被誤會的詞。”管普查更愿意使用視覺傳達設計來定位自己。“設計風格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不是刻意的,而且和設計師所處的環境有關聯,”管普查如是說,“所以這次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有機會非常近距離地與全球設計師交流。我們說有對照才有進步。這對于打開設計師尤其是視覺傳達設計師的思維方式是非常有意義的。”
管普查希望能借此機會嘗試進行更多的跨界設計實踐,而不僅僅是單純就設計技能進行交流和競賽。
▲管查普設計的12生肖系列。
多年以來,管普查以簡潔和原生態的設計而聞名。在他以往的商業作品中,大量采用了實物原型和漢字的元素。提及這種設計風格,管普查對深圳商報記者表示,國內的設計環境還不夠理想。對于設計師而言,當下藝術理念和客戶商業需求還是有沖突的。但管普查認為設計業首先是服務業,設計師應該首先把人與設計目標的共鳴在設計中表達出來。這樣往往會回歸到最簡潔的設計上。
“當下這個時代,已經經歷過了信息過剩的時期,大家在視覺上都追求盡可能去除干擾,這是對此前信息爆炸的一種糾正,也是當前的設計潮流。”管普查說。此前管普查備受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評委好評的十二生肖作品,也正體現了管普查的這種理念。
管普查說:“希望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能鼓勵業內更多務實型的設計,讓許多年輕的設計師意識到,設計的價值在于提供給消費者產品之外的額外體驗,所以一定要有基礎接地氣。”
傳統之上融入現代工藝
任四四設計的《書與法》。
任四四在本次“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深圳賽區評選中,憑借書籍設計作品“書與法”、“半畝方塘——董小明作品集”和海報設計作品“城市天際線”等成功入圍,成為5位勝出者之一。
任四四現為深圳畫院研究部副主任,負責出版設計,他告訴記者,在《書與法》這本書中,他想表現書法的張揚又想詮釋傳統文化的內斂。材料和工藝上是現代的,內涵、質感和形式又是傳統的。書的結構采用仿古線裝,外配pvc透明書盒。封面為灰布面印單黑加燙黑金,鎖線位為手工縫線“書與法”三字。內頁采用大拉頁加對折頁,中間隔襯透明牛油紙。此書在去年上海新聞出版局主辦的《2012年中國最美的書》評選中獲獎,并參展“首屆中國設計大展”。
▲任四四入圍專業個人組。
《半畝方塘——董小明作品集》封面材質采用鋁板,工藝采用氧化加工和激光雕刻。封和書脊的連接采用一種新的金屬結構;海報設計作品《城市天際線》是任四四為深圳設計之都“城市密碼大賽”創作的一件海報,用一條線來表現深圳30年來發展的奇跡。
任四四告訴記者,他的書籍設計作品和海報設計作品,總的設計理念是:在傳統的基礎之上有新的拓展,再融入現代的印刷紙張工藝。深圳是印刷業走在全國前列的城市,印刷科技發達,書籍設計等都能運用到很好的材料和工藝。
讓設計有一種姿態
▲朱威特希望通過這次評選更好地宣傳自己的品牌。
早年在倫敦藝術大學旗下的倫敦時裝學院進修的朱威特,在深圳創辦了自己的設計師服裝品牌。相對國際化的視野和更新潮的商業規劃幫助朱威特入圍了“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候選人。而他更希望能通過這次評選,更好地宣傳自己的設計師品牌。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朱威特一直在設計上倡導一種女裝的新潮流。
朱威特告訴深圳商報記者,在服裝設計領域,創新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朱威特試圖通過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來賦予自己的服裝設計更多的創意。另一方面,朱威特對傳統的民族服裝情有獨鐘,他認為許多細節的傳統技法和工藝都是可以被現代的服裝所吸納的。
朱威特一直在設計上倡導一種女裝的新潮流,用他的話說,叫做“獨立女性的輕奢形象”。但朱威特并不認為這在藝術上是多么大的進步,也不認為這個目標可以通過藝術創新來實現。“在國外,服裝行業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商業運作方式,而我希望把這些模式引入國內的服裝設計界。”朱威特如是說。
朱威特是一個對面料有獨到理解的服裝設計師,除了直接采購法國和意大利的高端面料之外,朱威特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此前無法使用的面料現在可以應用到日常服裝中,比如3D打印等,這會大大改變服裝設計行業,也會影響到消費潮流。
在專業上,朱威特強調簡派裁剪,利落的大線條,不會有特別妖嬈的曲線,能從中看到一些男裝的細節在里面,用男性化的方式表現女性化的態度。“我們的設計不會專門設定一個主題一定要是什么,而是很貼近生活,不一定要標榜某種文化、某種符號。在不知不覺中讓人覺得我們的設計有某一種姿態在里面,不刻意雕琢。”
去繁就簡成就團隊氣質
矩陣縱橫的室內設計作品《界》
矩陣縱橫在此次“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深圳賽區評選中,憑借室內設計作品“界”、“簡”、“勢”、“雅”、“境”、“影”、“醉”、“縵”成為5位勝出者之一。
▲矩陣縱橫的王冠。
矩陣縱橫負責人王冠告訴記者,在他們的作品里面始終貫徹著四條原則——去繁就簡、大氣渾厚、耐人尋味、自然休閑,這也是他們設計團隊始終貫徹和不斷堅持的中心理念,并將其充分運用到每一個適合的項目中去。
在參賽的室內設計系列作品中,名為“界”的是一間銷售中心,讓記者印象深刻。它在設計上考慮建筑與室內空間的整體性,用干凈簡單的塊面來處理空間,古木紋大理石石材與黑鋼板的雕花的應用,使得空間氛圍樸實,有文化又有現代感。軟裝配飾上,經過改良的臺燈及燭臺、精致的陶罐,將空間以敘述的方式串聯起來。王冠說,能代表深圳的年輕設計團隊站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是驕傲和幸福的,同時深感任重道遠,他們將以此作為一個嶄新的開始,滿懷信心再接再厲。“接下來的工作主要是將能代表我們團隊氣質的新亞洲風格作品重新整理,希望能代表深圳年輕一代的設計師走向世界。為深圳的設計界再添榮耀。”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