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知名視覺設計師聶永真日前公布了為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設計的“點亮臺灣”主視覺形象,不過卻被部分網友譏為“空心菜”,另有媒體稱設計很像iQC商品安全驗證信息網的logo,對此,聶永真相當火大,在facebook發文表示:“都什么時代了,媒體可不可以進步一點,用有點邏輯的判斷力做些有素質的題材”。
聶永真表示,如果硬要找相似圖,全世界可能可以找到一百萬種看起來相像的圓,難道全天下的圖形發展邏輯與脈絡都一樣?媒體與網軍雖愛見獵心喜,理智一旦斷線格調就容易松動,他不期待網軍能說半點好話,很多人只對自己信仰的意識形態忠誠。
聶永真說,他真的希望媒體可以study一些有素質的題材,非只是追寫茶余飯后的網絡八卦與與熱鬧娛樂“我們常說書要讀進去,不要只是看書。不要只是復制、貼上、報導當事人反應,最后下一個工作完成的新聞標,然后掰掰有機會再見”。
“剛有記者打給我,問有網友指抄襲這事,我真的有點火。我必須說都什么時代了,媒體可不可以進步一點,用有點邏輯的判斷力做些有素質的題材。 我們VI提案當初一共六組,概念取自 Light Up(點亮)的邏輯去發展各式不同關于“光”各種可能的幾何型態與樣貌,最后定案的這款VI以光圈與光環為概念,用不同長短青綠色系弧線去疊合,最后疊合加入左下的黃色小光點構成完整圖形,相關理念說明于上周五記者會當日po出的文章中已有,不贅述。 VI系統最重要的是圖形發展的脈絡,以及具計劃性的延伸與發展擴充性。視覺應用的齊聚使其完整,投票日前的每一天都在設計期表內,當你看到的只是一個圓,我們看到的卻是數十種類型發展變化的可能,時間是最好的representor。 如果硬要找相似圖,全世界可能可以找到一百萬種看起來相像的圓,難道全天下的圖形發展邏輯與脈絡都一樣?媒體與網軍雖愛見獵心喜,理智一旦斷線格調就容易松動,我不期待網軍能說半點好話,很多人只對自己信仰的意識形態忠誠。不過我真的希望媒體可以study一些有素質的題材,非只是追寫茶余飯后的網絡八卦與與熱鬧娛樂,我們常說書要讀進去,不要只是看書。不要只是復制、貼上、報導當事人反應,最后下一個工作完成的新聞標,然后掰掰有機會再見。 生活不要只剩語言的消遣,大家都正在做改變的事,無論你是否同意或喜歡,也應該起身做一點事,這樣也算幫自己的忙。然后空心蔡的哏聽膩了耶,本來覺得有點好笑但你知道,幽默也需要天份,而不是只是復制別人講過的過期笑話,這樣有點悲傷。請給我們好一點的情敵啾咪(示愛)。
關于聶永真:
聶永真(1977年-),臺灣平面設計師,大型設計賽事多次得主與評審。臺灣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畢,臺灣藝大應用媒體藝術所肄。為AGI(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國際平面設計聯盟)首位臺灣會員。永真急制workshop負責人,曾任誠品書店特約文案。作品主要范圍落點在唱片包裝、書籍裝禎 ; 其他設計領域涵括海報文宣、商品設計等,兼從出版品企劃主編。屢與兩廳院和金馬影展(點擊閱讀相關文章:第50屆臺北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形象LOGO)合作。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