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公凱近影 中國美術界在我國經濟迅速崛起的今天,已大踏步地走向了國際舞臺,特別是設計業的興起,已在全國形成了多達上百萬人的從業人群,當前急需成立一個行業自律性組織,使這個行業能發揮對國民經濟的新型增長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對此深表關注,日前,在全國政協會議上他提出了《關于急需成立“中國平面設計協會”》的提案。
潘公凱委員在提案中寫道:
近年來,隨著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的提出,全國各地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點,經濟發達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已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本地經濟支柱產業,加以大力扶持。
平面設計,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平面設計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還只有短短20多年時間,但是,中國平面設計在所有的設計門類中是發展最快、最具國際水準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形象設計,正是中國平面設計全面走向成熟、贏得國際聲譽的突出案例。與此同時,以聯想和愛國者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企業也通過企業形象和品牌設計成功地走向國際市場。
針對有人主張平面設計協會可以放在美協下面的意見,潘公凱委員指出:
據估算,我國平面設計的從業人員總數已經超過100萬人,遠遠高出中國美術家協會的會員人數。2005年,僅多媒體產業一項,產值即已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2008年預計將達到9000億元人民幣。平面設計正在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然而,中國平面設計的進一步發展與成熟已經碰到一個瓶頸。由于沒有一個全國性的專業協會,目前中國的平面設計已經出現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社會對平面設計的意義認識不夠、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設計缺少行業標準與規范等。一些平面設計師和設計理論家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并曾多次向政府有關部門了解成立全國性平面設計協會的操作程序。但是,由于目前對全國性社團的審批限制,成立“中國平面設計協會”的工作起步困難。
潘公凱委員特別強調:
設計類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在國際上十分活躍。由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和室內設計三大國際組織聯合組成的“國際設計聯盟”(IDA)2011年大會堪稱是國際設計界的奧林匹克。前不久,中央美術學院的代表在哈瓦那舉辦的世界平面設計協會聯合會(Icograda)大會上,憑借個人在國際設計界的影響力,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全國性平面設計專業協會,我們只能以不具備投票權的教育會員資格加入Icograda,這讓我們在交流中時常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發揮我國作為一個迅速發展中的平面設計大國和強國在該組織以及“國際設計聯盟”中的影響力。
為了促進我國平面設計行業的進一步良性發展,使平面設計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尤為緊迫的是:為了讓我國平面設計界在Icograda等設計類國際非政府組織擁有統一的聲音,在這些組織中發揮更強大的影響,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平面設計協會已經刻不容緩。建議民政部盡快批準成立“中國平面設計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