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都”能帶給深圳什么?
記者:都說深圳是一座務實的城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道理早已經浸入深圳人的觀念,對于深圳的創意設計產業來說,“設計之都”的稱號除了是響當當的榮譽,還能帶來更多實在的利好嗎?
樂正:深圳獲得“設計之都”的稱號,表明深圳在創意設計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這樣的一個稱號,會提高深圳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往實在的方面說,比如深圳在承接相關的業務方面,一個“設計之都”的稱號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張達利:“設計之都”的稱號對于深圳的未來會起到一個“推動器”的作用。以前,深圳提出的建設“設計之都”只是一個目標,但是現在成為了一個由聯合國命名的“設計之都”,這使得深圳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一個城市未來的發展在于“創造力和活力”,提倡發展創意設計產業,是從城市未來的角度來考慮發展的問題。
王效杰:深圳獲得的“設計之都”的稱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的首個城市,這為構建深圳在亞洲或者亞太地區在設計界的領先地位有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
陳厚夫:這個稱號對政府的好處可能會更多一些,政府獲得的榮譽會更多,但是對于設計行業和設計師來說,未必能帶來好的收益。取得好的收益關鍵是看設計師本身的努力,就我從事的室內設計來看,深圳不一定能走到全國的最前列,因為這些年我感覺內地其他城市的設計師成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深圳。“創意之都”仍有不足
記者:深圳著名設計師陳紹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獲得了“設計之都”的稱號,但是并不代表就能盲目樂觀。深圳市創意設計產業的現狀是怎樣的,有什么優勢和不足?
張達利:深圳起步早,一出生就走在其他城市之前。目前,設計界水平整體上處于國內領先的地位。深圳的設計群體的能力比較強,中堅力量的優勢明顯,集聚了眾多的設計師,現在可以說她是中國平面設計的集散地。而且,深圳一直以來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市場環境上比其它地方都更好。創意的機會比較多。深圳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推動,2004年就提出了“兩城一都”的概念,這些都是著眼于文化發展的層面。包括深圳每年都要舉行的一些相關活動,也都是對創意設計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深圳是一個務實的城市,深圳的創意設計與市場連接得太過緊密,比如說福田區倡導成立的田面設計之都,雖然有很多設計公司進入,但是大多是商業性的公司,而不是對行業發展有突出貢獻的公司。
王效杰:深圳的建筑和裝修工程量很大,帶動了平面設計的發展,而平面設計的發展帶動了深圳的建筑及裝潢裝修;深圳的制造業發達,帶動了工業設計,工業設計也是近年來的一匹黑馬。但是,我認為,深圳離真正的國際性的設計之都還有相當的差距。這個差距表現在市民沒有創意設計的整體意識;低幼教育的創意設計教育水平較低;設計師群整體的國際化水準欠缺;政府咨詢平臺和相關的政策配套還有差距。而且,這個差距并不是申辦成功或者獲得某個獎項這樣的單元要素可以彌補的。
樂正: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年輕人的新觀念、開放型的土壤、產業的國際化都是深圳目前的優勢。而且深圳的創意設計產業走市場走得比較好,其他城市是在美術學院里做產業,但是深圳的設計師大多數都是在公司里做產業。但是深圳目前欠缺的是高等院校的教育。深圳沒有工藝美術學院,深大的設計系規模也較小。創意設計最終取決于人,取決于人的智力。現在深圳創意設計從業的人不缺,但是人才欠缺。如何培養一個國際化的設計人才,設計教育首當其沖,推行設計教育的國際化,培養更多高端設計人才,是深圳的問題。
陳厚夫:雖然深圳也得了很多獎項,但不代表深圳整體水平,我甚至覺得,其他城市比如杭州的設計師進步更快。從設計師對待設計的態度上,可以看出,靠近商業太近了。深圳的設計師面對的市場和業務量是全國性的,一些設計公司只管使勁接活兒,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和用心設計,做出來的東西水平很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