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單單是抄襲,并不能實現小米帝國的勃勃野心。因為它懂得,搶占市場還要去排擠競爭者,打壓潛在力量。這樣看來,小米真是一個奮發圖強的好企業。
所以,要么收購,你成為我的臣民;要么碾壓,你成為市場的炮灰。
古北科技的劉宗孺曾在被采訪中,道出了自己和業界其他公司曾被小米欺負的經歷。由于與大公司對話不平等,在合作獻身之后被迫分手;由于拒絕苛刻收購條件,在小米涉足該領域后被碾壓倒閉……大公司的權利和優越性被充分利用,對小團隊而言,他為刀俎,我為魚肉,被強奸意志,又苦不堪言。
正因為小米不是南方某無商標不走帳的小作坊,而是“第一”大智能家居企業,所以才享有大企業的優越性和話語權。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公司,用“抄襲”、“排擠”在布局自己的生態鏈時打了一記記漂亮的擦邊球,用強大的法律顧問團隊和公關力量安上撫下。
“不見領頭羊,獨見攪局者”,國內市場智能硬件領域確實迷亂了。無論主動與否,大企業都不可避免地成為該領域的文化符號。而如今小米的企業形象,竟是一個懂得利用大企業的能力,卻拒絕承擔大企業的責任的投機者。縱使公然認定了企業基因流氓,品牌文化無節操,也不要忘了,生態圈是有規則的,打破陳規更是要守住底線的。
所以我們不會去詬病小米強大的生產鏈和與上下游之間的強大的議價權,因為這屬于商業模式革新范疇,由此帶來的價格低廉,我們一邊享受,一邊感念雷布斯革命式創新。但是我們不能贊賞一切不擇手段的以壓低價格為目的的行為,否則暗允專制和強權只能帶來一個愈發病態的行業生態圈,而這種袖手旁觀甚至沾沾自喜無異于飲鴆止渴。
但小米說,“我們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生態圈,5年投資100家公司,整合供應鏈到品牌營銷等方面的服務,幫助孵化中小企業。碾壓其他團隊、野心勃勃獨裁的帽子我們不戴。”
天下會有免費的午餐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首先,公司估值會成為很大問題。但除此之外,他們大多數都會要求控股,甚至要求40%以上占股。”“產品還要符合小米的整體戰略,要跟MIUI等系統做好適配。”“小米會要求每年給他們提供一款產品,用小米的品牌,感覺就像變成OEM代工廠。”小米在做的是打造小米帝國,不是單純地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從這一點看,以上行為雖格局不高,但從君臨天下的野心角度可以理解。但是在某行業一旦收購某家公司,就把所有其他企業當做競爭對手的行為,無論如何配不上如此規模的企業的應有的氣度。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