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國外開發流程這一個周期,造型時間是不低于開發周期的,或者說造型的時間是不做限制的,你不能要求我半年之內必須把這一個造型拿出來,那樣能夠的話,我拿出來可能不好,所以他們是很自由的。我們不一樣,比方說我們開發一個產品就剩兩年時間了,那么把所有的造型后面的開發流程時間砍完之后,或者說砍掉一年半之后, 剩下多少時間就給造型多少時間,剩三個月就給你三個月的時間,剩兩個月就給你兩個月的時間。
這是一個開玩笑的過程。
他們就是認為造型是一個可以無限壓縮的過程。計算機技術這么發達,但奔馳、寶馬從來沒有取消過小模型制作的過程,目的就是一定要確保造型萬無一失。他們的小模型一定要做,而且不止是做一輪,我們的模型只做一輪。
而且還是一比一的?
對啊。肯定不做小模型。小模型主要是看設計圖變成現實以后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的,它是一個規范流程里面必不可少的階段。很多人認為一張好的設計圖一定會出來一個很好的實物,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根本沒有對等的關系,一張好圖可以出來一個很糟糕的設計,一張爛圖也可能出來一個很好的設計。這一個關系是根本不確定的。
為什么這么重要的產品不做模型呢?
沒時間啊。不尊重我們的工作流程。你不尊重那個過程,得到的結果肯定是有問題的。還是那句話,我們的水平肯定是比不過奔馳、寶馬的水平,但人家還那么做事兒呢。
這跟造型部門的權力不大有關系。但是造型可以有這么大的權力嗎?
應該有,造型的頭,或者叫設計總監,應該是歸集團公司副總裁領導,或者說這一個人就是集團公司的副總裁。像奔馳,寶馬,通用這幾個大廠都是這樣的規定。
就是說你的直接上司應該是負責設計的副總裁。
對,我的上司應該是全球副總裁的地位。我不需要對任何人匯報,我只需要對他負責。現在我的上司是科長。
現在是科長上面是部長,部長上面是設計中心主任,主任上面是集團副總,多了好幾個層級。
對,一片混亂。最搞笑的是當初我們做造型的時候,他們都是從來不聽我們的意見,但跟供貨商接觸時他們卻動不動就拿一個表過來讓我簽字,我們不簽字,供應商就不答應。這就是相當于你把我逼瘋了,現在還要尊重我的意見,實際上這是在推卸責任。
“只能到這一個份兒上”
《汽車商業評論》:你造型師不簽字,最后的造型和你設計的不一樣的話,供應商怕你罵,對不對?
設計師:對。就是說做的東西一團糟的話,我連看都沒機會看,更別說提意見了。上面就是拿一個表來,連實物都不給你拿來。看什么都是領導看的。
比方說我的設計是這樣一個曲線,我發給供應商指令,他按指令做了之后,做出來的東西是要拿給我來看的,我需要親自簽字確認的。我如果不跟他確認,他的東西根本就沒法兒在車上裝。實際上現在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個事兒和這樣的一個過程了,尤其是顏色。
國產車的顏色一團糟,比如說我設計的時候只有一種顏色,我發布出去的時候就說你供應商照這樣的一個顏色做,但他們做完之后根本就不讓我確認,最后裝到車上之后一看,一團糟。
現在內飾設計是誰設計的?
內飾也是由我來做的。按說這一個團隊應該是七八個人才對。現在滿打滿算四五個人。按照老外說法是在胡來,按說就是光做內飾的話,也需要四五個人。就這么說吧,你車里面每一個按鈕是不是都要設計?這一些東西是不需要我來做的,一個助理設計師就可以了,可是在我們這里不行,這一點我也來做,或者我沒有時間的話就讓別人來做,別人做完之后一看效果不好,但時間在那兒卡了,不好就不好了,就那么做了。
你說國外是讓助理設計師做的?
因為主設計師就是負責整體的風格問題、把握大的環節,細節的插手根本是不可能的,一個車的細節設計工作量太大了。國外的設計師分得很細,比如說有專門做人機交互設計的,你只要告訴他們你要什么樣的風格,這樣他們設計出來的東西你就會覺得很棒。比如豐田就有特別的設計師專門設計燈。
你們這一邊既要設計燈又要設計按鈕?
是啊,我什么都要管的。說實話,比如說,我做了一個細節,我已經忘了它是什么樣的,突然供應商過來拽著我開會,說你要把這一個細節方案敲下來,我當時就馬上敲下來,敲下來之后我可能回頭想想,也許那一個地方那樣做根本就是不對的。
以人家的幾分之一的時間,以少于人家多少的人力,我們確實是只能到這一個份兒上了。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