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設計師的困惑在于,如何通過努力,建立深圳自己的設計品牌、建立深圳設計的談判空間,創造產品價值的核心。
華強北是山寨手機設計的聚地。山寨“HELLOKITTY”很美,仿冒設計往往好賣,但卻是設計師的心頭痛,他們的價值無法體現。
當下的深圳設計師依然處于生產商的“附庸”地位。
本期關注
深圳“山寨”手機設計師的困惑與夢想
與“設計之都”的響亮名號南轅北轍,相隔十萬八千里外,“山寨”就像一記污點,沾染在深圳工業設計界的響亮名頭之上,揮之不去,避無可避。
在深圳活躍著數千家工業設計公司,占據全國近70%的市場份額。但無奈深圳的“山寨”產業勢力龐大,設計成為附著在“山寨”產業鏈末端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部分,成為生產商壓榨成本的著力點。深圳無數中小設計公司,靠著山寨產業積累第一桶金,茁壯成長。正如業內資深人士評價:山寨之于深圳設計,是過渡階段的必然產物,不能抹殺山寨的價值。建立深圳自己的設計品牌,建立深圳設計的談判空間,設計不再是產業鏈的細枝末節,而是創造產品價值的核心,這或者是深圳設計擺脫山寨,鳳凰涅槃的方向。
“談生意,先做幾個樣機給我挑"
走在華強北街頭,除了巨幅的國際電子產品巨頭的廣告外,寄宿廣告之下的小商鋪大量在銷售深圳生產的O EM代工產品,而從代工到模仿抄襲的簡單復制,讓“山寨”一詞成為深圳設計躲避不開的陰暗。
據統計,目前深圳全市擁有6000多家設計企業,有專業設計從業人員6萬人,年產值15億元人民幣,設計產業占G D P的5%,無論在數量還是產值方面都是全國最大。而預計“申都”成功后,在未來5到10年內,深圳將實現設計產業占到G D P的10%。
陳飛是深圳6萬名設計從業人員之一,剛從廣州一所高校畢業,修讀設計的陳飛與數名同學來到深圳打拼,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設計公司。與其說是公司,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單間。通過在華強北一家電子銷售公司上班的同學介紹,陳飛拿到了一份山寨手機的設計工作。
“設計山寨手機,更多是生產商說了算,他會給你提大概的要求,比如要求設計一款音樂手機,廠家會要求設計進去8個喇叭,或者加上一個驗鈔的紫光燈。”陳飛表示,一般設計師會做好4到5個圖樣,再讓廠家選定,最后才付款。而一臺手機的設計費,也就600到1000元之間,看訂單量而定。
“廠家的觀念都是很媚俗的,大屏幕、大喇叭,外觀是寶馬、奔馳,或者奧運、神五等時下熱點。”陳飛開始也按照學校學來的國外設計理念,做了幾款設計融合人體工學的手機,結果老板看都不看就扔一邊。“一款山寨手機要出貨,不需像整牌大廠動輒產量在萬部以上,一般只要個2000臺的訂單,山寨機可能就做。”而先設計再付款的行規,在陳飛他們這些小設計公司,已是再熟悉不過。但在剛進軍深圳的香港同行來看,這絕對是對設計師的輕蔑。“廠家還沒付設計費,就先拿出圖樣讓人選,知識產權很容易給偷竊,這也不符合國際設計界的行規。”一位資深香港設計師表示。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