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年1月15日
地點:1933老場坊
嘉賓:上海創意產業中心秘書長 何增強
記者:胡昊旸
以下為現場實錄:
記者:上海最近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稱為“設計之都”,現在進展得怎么樣?
何增強:上海在09年5月份經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批準,我們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了韓正市長的一封信,就是申請加入世界創意城市的“設計之都”,那么目前通過近一年的努力,我們各種文本和文件的遞交都已經完畢了,現在正由評審專家進行審核,應該不會用太長的時間,上海將成為世界第18個創意城市,可以使我們上海獲得“設計之都”這樣一個稱號。
記者:您作為上海創意產業的帶頭人,你覺得上,F在的創意人才及企業的現狀如何?我們距離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還有多遠?
何增強:作為一個創意產業的工作人員,伴隨著上海的創意產業五年多的發展歷程,應該說創意主要還是人的創造,人才是整個創意產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上海一直是一個開放度很大的城市,有著兩百多年的歷史,上海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因此匯聚了世界各種創意和專業的人才,應該說上海是非常具有創新性和創意力的城市。那么你說上海作為世界的創意城市還有多遠,我相信不會有太遠的時間,上海終將成為世界的創意城市和設計之都,因為上海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具有世界一流的創意人才,又有一個很好的創意機制,以及它非常強的經濟背景和特殊的區域位置。
記者:上海作為一個時尚具有活力的都市,吸引了很多人才到這里發展,但是也有人說,上海缺乏文化傳承,您認為如何?
何增強:我認為上海是一個沿海開放移民城市,所以說可能從歷史的淵源來講,它的文化歷史比較短,但是它也經歷了兩百多年中西合璧這樣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既有中國的元素,中國文化的一個底蘊,也接納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傳承底蘊,實際上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
記者:就是我們所說的海派文化。
何增強:對。
記者:您認為如何將這種海派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我們的設計創意之中呢?
何增強:我們歷來都說國際的就是民族的,上海應該不缺具有民族文化特點的一些創意和創新人才。同時我們也應該承認,在一些設計和創意上面,包括創意的技能和手段上面,跟世界的一些發達國家來講是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上海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城市,而且又是一個開放度很大的城市,它之所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吸納世界一流的創意人才到上海來發展,是因為一些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創意理念能夠很快地融入到上海的經濟、文化發展過程當中,所以也出現了一批受市場歡迎的,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意作品。
記者:您剛才說到我們和世界上一些其他的城市,在創意產業方面還有差異,那您認為這個差距在哪里?我們要通過什么方式去彌補呢?
何增強:現在全世界大家都在談一個觀點,可能認為這個時代是一個創意的時代,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同樣的時代,每一個城市它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因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基于物質、經濟快速發展之后的一個以精神為訴求的時代。那么我們應該承認,必須要在技術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的物質相對豐富的前提下,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產品的時候,才能開創一個創意時代。但是就在同一個過程當中,各個城市的經濟水平的發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創意人才的技術條件不同,以及我們講的對于知識產權版權的重視程度不同,因此創意產業的發展肯定是會有所不同的。 記者:上海在現在全國的創意產業里面處于什么樣的地位?相比較于其他的城市有什么優勢?
何增強:上海在整個創意產業方面方面應該是走的比較快的,發展也是比較早的。創意產業一定要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才可以形成這樣一種產業。按照世界創意產業組織的陳述是,人均GDP超過5千美元以上的城市和區域,是最適合于發展創意產業的,04年上海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5千美元,在那個時候上海已經開始醞釀開發創意產業。上海有雄厚的經濟基礎,產業背景、文化底蘊以及人才資源,應該說是最適合于發展創意產業的城市,創意產業一定是上海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相比國內的其他城市而言,上海的創意產業是起步比較早的,在08年上海已經有了3400億這樣一個創意產業的年產值,大概是1040億的增加值,占到整個GDP6.6%,而且每年都是以20%多的增長幅度在發展,我覺得創意產業發展的勢頭是非常兇猛的。
何增強在“曬上!备拍町a品設計展開幕酒會上發言
記者:世博會即將在上海召開了,您覺得世博會的召開會對我們上海創意產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和機遇呢?
何增強:世博就是一個最大的創意,它是全世界一種創意的聚會,因此世博會匯聚了全世界、全球技術、文化、創新、創意的一個盛大聚會。而且還有很多新的技術,新的文化,新的創新產品在世博會展示,它將給我們的未來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我相信世博會的召開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有一個全新的改變。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又帶來了我們產業的改變,產業的改變又會刺激著經濟的發展,所以這是一種交替行為。應該說世博會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新一輪的增長。
記者:何老師,您做的不僅僅是創意,而且還要做成一個產業,那您認為如何讓這些創意產生更多的經濟價值呢?
何增強:創意很早就有,我們講有文字的時代,或者有花紋的時代就有創意,創意變成產業是在經濟、技術同質化的時代,人們開始追求文化附加值的時候,也就是說當我們一個產品具有使用價值的前提之下,人們為了追求它更高的附加值,而形成了創意產業。有些人在議論說上海有創意沒有產業,有創意園區沒有創意產業。我是這么認為的,應該說是有形成創意產業的一種發展趨勢,而且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當然我如何將更多的創意變成產業,還有很多事需要我們去做,政府必須出臺一些政策鼓勵人們更多的去把創意作品轉化為產品,然后又通過渠道和銷售市場變成創意商品,使原來創意者的創作行為變成一個產業行為。我覺得這里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我們必須要建立非常完善的一整套的,如何將創意轉化為創意產業的公共服務平臺,來實現創意的產品化和產業化。我們要更多地鼓勵中國的傳統的生產制造業將產業創意化,前面我剛才講了,把作品變成產品和商品,是創意的產業化,我們還要把傳統的商品通過我們的創意和設計,使產業創意化,提升它的產業能級度,這個應該是中國發展的一個方向。
記者:我們上海創意產業中心將來通過何種措施去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業參與到我們之中呢?
何增強:創意產業中心成立5年來一直致力于中國創意產業的發展,一是要大量集聚我們的創意人才,集聚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為中國的創意產業提供服務并實現他們的自身價值。第二,如何將創意的作品變成產品和商品,這是我們發展的一個方向,今天晚上我們在這里舉辦的 “曬上!备拍町a品設計展,就是將一個個體設計者的設計作品,通過我們這個中介組織為它進行展示,然后讓我們的生產者來認購,實現創意產業化這樣一個過程。
記者:最后請何老師談一下,您下一個階段的工作計劃和您對我們上海創意產業發展的愿望。
何增強:2010年的世博會是上海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和世界的一件大事,前面也講了,世博會將會給我們帶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且這種生活方式會大大改變我們很多產業的結構、產業的布局,給所有產品帶來一種顛覆,這將是一個新的跨越。創意產業將會為未來的生活方式創造更多的、更好的作品、產品和商品,我也相信,上海將有這樣一種能力來承接這樣一個任務。上海將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18個“創意城市-設計之都”,我們也已經有計劃,想通過這樣一個申辦成功來展開一系列的創意活動。我們要不斷組織一些國內外品牌的專業展覽和論壇。我們會更多地組織全民創意和設計活動,全民玩設計的這樣一個概念,讓人人都具有創意。因為創意不是大師的專利,每一個人都具有創意的機會和權利。所以說我們要讓全市都具有創新和創意的活力來增加這座城市的競爭力,我也非常期待世博會之后,展現給上海的不僅僅是高樓大廈、高速公路,還是一座精神文明的豐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