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個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何才能在樹立的品牌中實現差異化、取得并保持競爭優勢呢?塑造品牌個性,對品牌進行個性化經營顯然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一個品牌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就可以在廣袤的品牌海洋里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就可以在自己的產品領域享有號召力和吸引力,就可以在目標群體中獲取清晰認知和廣泛認同。因為,個性、獨特性,就是一個品牌的靈魂。
那么,一個企業怎么來塑造產品的品牌個性呢?我們可以看到,縱觀這么多大品牌的發展歷史,在其品牌個性的塑造中無一例外都是重視兩大內容的:產品設計與品牌文化。設計在創造產品的物質功能的同時也能創造消費者對產品、對品牌的審美方式、認知方式,而文化則可以使消費者在獲得有形的產品物質形態的基礎上也獲得了無形的價值體驗與生命體驗。而內涵式的體驗與消費,顯然在增加品牌的識別性上可以起到幾倍于純形態功能體驗的作用。可見,設計先行、文化攻心,是企業成功塑造產品品牌個性的重要手段。
設計先行
眾所周知,科技的發展使得技術本身已經不再是品牌區分的關鍵,越來越多的品牌產品在性能上有了同質化的趨向,品牌與品牌之間的性能差距、價格差距越來越細微化,這個時候,如何讓品牌有別于其他既有品牌,如何讓產品有一個明顯的辨識度,就成了擺在眼前的迫切課題。解決這個課題,工業設計,尤其是產品設計,作用顯而易見,它可以有效地達成產品的差異化。

消費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通常來自產品的造型、色彩與質感,而這往往也決定了消費者對于產品、品牌的第一印象,設計的作用就在于運用形態、材質、色彩等顯性的元素去緩解產品技術所給人的冰冷感,打造產品宜人化的第一印象,在視覺上事先形成一個品牌具象的物化的概念,以此來形成同類產品之間的區分。正如索尼公司前總裁盛田昭夫所言:“我們相信今后我們的競爭對手將會和我們擁有基本相同的技術,類似的產品性能,乃至市場價格,而唯有設計才能使我們區別于競爭對手。所以,塑造品牌個性,設計必須先行。在這一點上,臺灣明基電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明基2001年與宏基分離,創立自有品牌“BenQ”以來,在其品牌個性的塑造上,就靠著“設計”走出了一條漂亮的軌跡,設計成功實現了它的“Enjoyment Matters”的品牌定位。還在明基創立之初,該團隊設計總監王千睿就提出了“設計先行”的理念,并獲得公司首肯,由此,明基的設計策略與產品策略、行銷策略、商業策略等居于同等重要地位,相輔相成但又相互制約。而設計部門所扮演的角色,則由過去單純負責產品的外觀設計,轉變為主動參與整個價值鏈創造的全過程。這一切,對在短期內建立品牌形象并且形成品牌的個性是成效顯著的。及至今天,“BenQ”品牌所帶給消費者的印象儼然已如它那特立獨行的紫色企業標準色般印象深刻,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它、肯定它,并且逐漸把它和“精致、時尚、快樂科技”畫上了等號。在品牌眾多的數字時尚產品領域,憑借設計先行,“BenQ”顯然已擁有了能被消費者所認知的個性化符號。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