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通過歷史講座、劇場節目和一個木偶電子音樂劇來改變這一點。三者都是他策劃的“建筑是藝術節”(“Architecture Is Art” festival)的內容。該藝術節于11月5日開始,至12月11日結束。
他說,香港其實沒有真正的建筑;我們需要提醒人們,建筑不只是大樓也不只是投資;我們需要一種審美意識。
為了讓香港居民對自己所居住的空間有更多思考,藝術節于11月5日以現代中國建筑講座的形式開幕,接著從11月18日起在香港文化中心(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舉行鐵路建筑100年的展覽。胡恩威說,相對于政治,建筑是看待歷史更為真誠的方式。
一系列的劇場節目表達了藝術節的先鋒主題,12月2日和3日將在香港文化中心的大劇院上演《尋找密斯》(Looking for Mies)舞臺劇,介紹德國現代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12月9日至11日舉行《包豪斯的建筑設計宣言》(Bauhaus Manifesto)木偶劇演出,主要介紹頗具影響力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
《城市的居住與生活》(Habitat City)展覽旨在提高人們對住房問題的意識,這在人口密集的香港是個熱點問題。該展覽將在牛棚藝術村(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展出詩作和視頻,展現這片社區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代表性作用。牛棚藝術村曾是九龍土瓜灣區的一個屠宰場,現在是多名藝術家的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