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應先生博客里的圖片。
他把自己設計的字體與方正的做了比較。
博州小楷來自刻本,所以在字形上不需要創新,本身就已經具有自己的獨特韻味。確實非常漂亮。但是我們細究字體細究就能發現存在不少問題:“華”字一橫偏下,使“化”與“十”有明顯的脫離感,相對其他幾個字的緊湊 感,這字就有點格格不入了。 我們細究方正的字體,我們就不難發現,它們非常勻稱。是的,個人造字相對于字庫公司,確實存在了不少這樣的基本功問題。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例子。
這個做成字庫是非常有意義的事,非常喜歡。但同樣是細節問題:“有”字中心明顯偏下,和其他字不在一條線上,會出現視覺跳躍感;“國”“族”等字明顯了出現了筆畫粗細調整不當,單字灰度和其他字格格不入。
相對來說,張海山銳線體我更喜歡。
這是一套完全自創的字體,難度更大,但字體勻稱度上更勝一籌。據說方正最近把張先生招進公司了,就能說明一些問題。
寫到這里,我又忍不住想,假如方正能開展關于字庫設計的基本功培訓,公開造字一些相關技法,那么中國字體市場將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但是,無論如何,無論正在造字的,或是即將投入這份熱情的,把字做完美,細節做到沒有毛病應該作為一項基本要求,唯有這樣,所謂真正有創新的中國漢字的出現才會是真正富有意義的。
(李海平/湖北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