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2010年30年間,我國設計教育規模的急速擴張,在世界上都極為罕見。
◆如果連“畜牧學院”“政法學院”都開設“設計”專業,是出于社會需要還是辦學規模的需要,就非常值得懷疑了。
“藝術學”今年獲批成為我國研究生培養專業目錄中的第13個門類,這一變化必將迎來我國藝術學領域新的繁榮發展。但與此同時,如何形成與我國自然人口與社會發展特殊性相符的教育規模、如何保持在快速成長中功能合理、配置得當的格局、以及如何推動藝術教育真正成為優質教育資源等一系列相關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前不久公布的一項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美術學、音樂學為失業率最高專業,紅牌警告專業中動畫排在首位。
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美術學、音樂學“看上去很美”,卻是失業率最高專業,這與這兩個專業的供過于求,超前于社會需求有關。紅牌警告專業中動畫排在首位,中國動畫教育潛藏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給動畫行業帶來深層次隱患,這也是近年來整個設計教育急速擴張的一個縮影。
以設計教育為例,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優秀設計人才的需求是明顯的,但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日漸尖銳。
2010年我國設計類院校已達1448所,有6593個專業,40.7761萬名學生入學。以大學本科四年學制計算,這幾年全國學習設計相關專業的在學人數就超出130萬人。我們不妨作個比較。在被作為樣本的11個國家中,美國是設計教育最為強勢的國家,但每年的設計專業畢業生人數僅為3.8萬人;韓國緊隨其后,為3.6397萬人;日本排第三,為2.8萬人;芬蘭、挪威、丹麥、瑞典這些世界聞名的北歐設計國家,設計影響力遍及全球,但每年設計專業畢業生人數始終只在幾百人上下,盡管這些國家都極為重視設計產業,并且都推出積極的促進設計產業發展的國家政策,但也并未將設計教育發展成超常的規模。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