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是美國電影業的代名詞,是美國文化的象征,也是我們認識美國超級傳媒帝國的典型。而以電影動畫為主的美國動漫,依托于好萊塢電影基地,形成了獨具美國特色,與日本等其他國家截然不同的產業模式和動畫特點。其主要表現在:
視聽覺:豐盛華宴
美國動畫片在畫面處理、音樂配置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水平,這不僅體現在直接利用計算機生成圖像的三維動漫作品中,也同樣體現在手繪二維動漫中。如《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獅子王》等注重細節刻畫,形象鮮明,音樂優美,雅俗共賞,既能獲得美的視聽感受,又使人享受到由視聽而達情感獲得的審美體驗。《獅子王》更是一舉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原著音樂和最佳電影主題曲兩項大獎,成為迪士尼動畫的里程碑作品之一,配置了27種不同語言,在46個國家和地區都受到觀眾的熱愛。它是電影史上唯一進入票房排名前十名的卡通片,為迪士尼創造價值10億美元。
從1995年開始直接利用計算機生成圖像和數碼成像的三維動漫,在視聽方面的效果更是激蕩人心,極具震撼性和沖擊力。以《海底總動員》為代表的一系列影片將計算機動漫特技運用到影片形象塑造,在視聽方面達到了極高水平,正如《今日美國》所謂“視覺極具震撼,動作場面令人熱血沸騰”。隨著3D不斷發展和對電影各方面技術的吸納,美國動畫片的視聽沖擊效果越來越富有震撼力,以至于觀眾在看3D影片時需要戴上特制的眼鏡,這說明如同其他好萊塢大片一樣,美國的動漫作品也具有與之相似甚至更強的震撼效果。也正由于此原因,2006年北美動畫片《汽車總動員》、《冰河世紀2》、《快樂的大腳》、《籬笆墻外》占據了十大賣座影片的四個席位,成為美國電影的一大亮點。
技術:走在前列
美國動漫作品的技術主要表現為電腦技術和電影特技的全方位運用。
美國動漫的電腦制作之路始于1991年。是年,在娛樂領域具有無可比擬地位和強大發行策劃能力、創造了無數經典動畫片的美國娛樂巨頭迪士尼與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斯旗下擁有最先進電腦技術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結為合作伙伴,簽訂了制作電腦動畫長片的協議,邁出了美國動漫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當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制作的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在美上映,自此電腦特技迅速融入動畫創作領域。隨著電腦技術的進一步研發使用,為美國動畫異彩紛呈的畫廊加上濃重的一筆,開啟了美國動畫創作的嶄新天地,也進一步形成了美國動畫的特色。正如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影業首席創意官約翰?雷斯特所說:“進一步采用3D技術和電腦特效能幫助我們以最好的方式講述故事。”業內人士表示,3D影片的出現還能有效遏制盜版現象,因為任何人都無法從電影銀幕上偷錄3D電影。因此,隨著3D不斷發展,3D動畫已經漸漸取代了平面動畫,成為未來美國動畫發展的主流:2008年迪士尼公司宣布的未來4年電影制作計劃的10部動畫影片中,有9部將采用最先進的立體電影技術。郎咸平教授指出美國的動漫作品較其他國家的動漫作品而言,“通常多運用高科技拍攝手法”。
動畫技術并不僅限于動畫片,在電影、電視等多媒體中也得到廣泛運用,使得電影得到了更多的技術支持,成為現代電影重要的一部分。反過來,在電影利用電腦動畫補充其表現手法的同時,美國動畫也吸取電影的各方面技術,兩者在技術上互相滲透增加了其動畫的附生值,成為美國動漫的特色之一。不僅如此,美國動漫還不斷發展更新技術,充分利用高科技為動漫發展插上有力兩翼,如針對制作流程的技術創新及成本控制,賦予電腦動畫人情感的系統工具EMO及動畫事業生產管理系統NILE等,通過技術研發不斷提升動漫作品質量。
資本:大資本模式
美國動畫的制作成本很高,動畫影片動輒耗資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如耗資6000萬美元以上的就有《玩具總動員》、《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料理鼠王》等,其中《玩具總動員》耗資上億美元,《海底總動員》為1.94億美元,2007年的《料理鼠王》為1.5億美元,成本極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制作成本高。動畫片制作包括動畫片的劇本、形象設計和分鏡頭以及具體制作,其工作非常繁復,工作量也非常大。一部電影可能常駐幾十人就夠了,但一部動畫片需要大量的人工,沒有幾百人、幾千人是做不下來的。而且制作周期非常長,《獅子王》耗時5年,《玩具總動員》歷時4年,工程之浩大令人嘆為觀止,因此耗資大也就在所難免。而且為保證質量和效果往往還有很多其他的費用支出,如《獅子王》在動畫片前期,制作人員被拉到非洲實地考察花了好幾個月。在明星制下的好萊塢,明星們無疑是票房的一大保障,選擇當下較有影響力的影視明星擔當配音演員與選擇大牌導演成為美國動畫片制作的風尚,《玩具總動員》聘用天王巨星湯姆?漢克斯和魔幻導演蒂姆?艾倫的幕后配音,這些都增加了其制作成本。
宣傳推廣耗資巨。美國動漫產業以電影動畫為主,以好萊塢電影基地為基礎,因此美國動漫市場運作模式基本上遵循好萊塢電影模式,上映前期宣傳如同其他美國大片一樣,利用各種媒體發動宣傳攻勢,發布預告片,全球同步上映等,因此推廣方面所費資本很高。制作成本和推廣成本比例基本上為1∶1,甚至更高,因此宣傳費用往往高達數千萬乃至上億美元:《海底總動員》制作成本為9400萬美元,市場全球推廣費用將近1億美元。《料理鼠王》的宣傳費也高達5000萬美元。美國動畫的高科技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整體成本,因為技術研發、更新和利用都會耗費大量資金。
運作:商業化
作為高成本的回應,美國動漫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四眼天雞》、《玩具總動員》、《汽車總動員》等動畫片,上映票房收入都超過了2億美元,全球票房收入《海底總動員》為8.6億美元,《超人特攻隊》為7.046億美元,《汽車總動員》為4.61億美元。它們在播出環節即收回投資成本并獲得高額市場利潤,令中國動漫產業投資者艷羨不已。而這種局面的開創,是和美國動漫的商業化運作分不開的。
在故事設置方面嚴格遵循商業電影的模式。迪士尼動畫片在故事設置方面具有很強的商業化色彩,不僅從畫面上,更從情感上俘獲了全球億萬觀眾的心,并多次問鼎奧斯卡。如美國觀眾對“英雄”和“愛情”這兩大主題著迷,所以美國動漫作品大多會照顧觀眾對這兩大主題的訴求,善于在作品中加插能觸動觀眾情感的情節,以給觀眾更大的想象空間,加強觀賞性。如1998年迪士尼公司根據中國《木蘭辭》改編的《花木蘭》,劇情主線雖依據《木蘭辭》忠孝的故事展開,但劇本經過大幅擴充改編,加入許多原詩沒有的細節以及若干新創角色,并加插花木蘭與李翔將軍的愛情故事,通過細致的動漫畫面和愛情元素來撥動觀眾的幻想神經,以符合商業電影劇本長度和曲折的需求。在《玩具總動員》、《蜘蛛俠》中,愛情和英雄的元素仍是其主要內容。這種故事模式被稱為“經典的好萊塢敘事風格”。
整合營銷的推廣模式拓展出廣闊的商業空間。雖然很多美國動畫大片在播出環節就可收回成本并贏得高額利潤,但我們也知道動畫片僅靠播出無法得到相應的資金回報,必須通過衍生產品的開發才能實現盈利并獲得更高的收益,這是動畫公司經營者皆知的產業規律。美國動漫采取向目標公眾進行跨媒介的信息傳播和沿產業鏈(影視產品、音像制品、衍生產品和主題公園等)的全方位一體的整合營銷方式,從1926年推出菲力貓相關玩具起,衍生品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從服裝到賀卡,從玩具到游戲,動漫周邊產品的范圍不斷擴大,為美國動漫產業創造了巨大的產值利潤。除衍生產品外,旅游業成為美國動漫產業擴張的另一重要產業。迪士尼公司最具代表性,其游樂場的收入占了迪士尼全部收入的20%。
總之,美國動畫片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鮮明的特點:在不失審美水準的同時將娛樂性放在首位,以夸張的形象、鮮艷的色彩、動聽的音樂,以及由高科技合成的視覺效果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烹制出一席視聽享受的豐盛華宴,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心;同時廣泛施展各種商業策略,打造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產業經營模式。這些特點既為美國動漫業帶來巨大的商業回報,也為世界其他國家動漫業的發展走向提供了思路上的啟迪和模式上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