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國的動漫產業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動漫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從戰略性產業上升到支柱產業。目前,我國有動漫企業一萬多家,動漫衍生產品上萬種。我國的動漫企業年生產值在3000萬元以上的有24家,年產值超過一億的大型企業有13家。
年初上映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在首映日票房就達800萬元,首周末一舉突破3000萬元,不僅刷新了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也遠遠超過了去年的《功夫熊貓》的票房,并且《喜羊羊與灰太狼》牽手迪士尼在52個國家和地區播映。這部紅遍了全國的國產大型動漫劃開了一個國產動漫收視的新紀元。隨之而來的衍生品風靡了各個領域:玩具、圖書、服裝、食品等各個領域幾乎都有那幾只小羊的可愛身影。
這部動漫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取得的成果也令人欣慰。但是,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動漫形象又有多少呢?面對“中國動漫業為什么出現不了《功夫熊貓》”的疑問,除去創新意識的缺乏外,我們還應該尋根溯源找到中國動漫產業本身所存在的諸多體制弊病。
河北石家莊一家動畫制作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說:“制作一分鐘的動畫成本少則五六千元,但放到電視臺播一分鐘的報酬卻不到一百元,要想到中央電視臺播則是免費,但這還要找關系。同時,他還告訴記者,當前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其動漫產品及其衍生品80%以上是盜版。產業鏈下絕大部分利潤都被盜版商劫走,同樣賺不到錢。
總結可以得出,動漫產業面臨雙重壓力:產品播出掙不到錢,播出后衍生品遭遇盜版也掙不到錢。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動漫產業的發展。這是產品播出后存在的問題,而這條產業鏈在前期就存在很多問題。
其一,定位面狹窄。制作方把“動畫片”的概念理解錯誤了,似乎受眾只是未成年人,甚至小學生。動漫愛好者都知道,日本和歐美的動漫片不僅是小孩子觀看的特權所有者,很多成年人依舊深深喜愛著。日本就有很多適合大人觀看的動畫片和動漫雜志。而美國的動漫產業這些年與好萊塢聯系密切,每一部成功的動畫大片,上市后都像那些電影一樣,有很高的上座率。
其二,文化涵養不夠。中國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國,相對于美國只有兩百年文化歷史而言,這算是一筆豐厚的寶藏。而我們卻因為沒有專業的劇本人員,就讓外國人搶占先機。諸如《花木蘭》與《功夫熊貓》,這些動畫的創作靈感都來自中國。可是我們國家的動畫片只是簡單的套作,沒能把歷史文化元素融入每一部動漫的主題里。
其三,國產動漫的編者都是用成年人的思維來制作動漫,有很濃厚的說教色彩。孩子看得并不輕松,情節生澀難懂,人物性格特征不突出。這樣的情節動畫早已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了。
其四,漫畫、新媒體動漫、動漫衍生品產業相對薄弱。因為沒有漫畫等行業的支撐,動漫的取材原型較少,所以承載的工作量很大,壓力也大,分工重,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對動漫的制作打了折扣,而動漫衍生品是能對動漫進行進一步推廣的潛在力量?墒且驗樗陌l展跟不上動漫的發展,不能及時推出相應的產品,使動漫和市場脫節,不能形成強大的購買力。
其五,高端動漫人才的缺失。對于文化產業來說,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缺乏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學校的教育和行業需求相脫節等問題,是制約動漫發展的核心。
上述諸多因素是使國產動漫擱淺的要因,我們只有突破瓶頸,尋求高空領域才能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