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思想的多樣性 最初獲獎的多以娛樂性質的短片為主,表達的主題都比較單純。到后來,創作者的思想追求、藝術品格越來越多地融入片中,使得主題深遠繁復,甚至晦澀難懂。《特別快遞》批判了后現代語境下人性的丑陋,也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深層危機;《搖椅》反映了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內心生活與自然關系的失衡;《希臘悲劇》表現了人類和歷史間兩難的思辨問題;《錫鐵小兵》反映了小人物的生活命運;《物質享受》強調對精神和自由的滿足和向往;《尋找》意在揭示人的悲劇產生于人的欲望;《波尼》表達了對美好回憶和真愛的向往;《老人與海》展示了老人的堅強、剛烈、孤獨、永不服輸的不倒翁精神;《父與女》表現了父女濃烈的親情和執著堅韌的個性;《鋼牙小雞兵團》以善有善報、人性善根等為主題;《哈維?克拉姆派特》鼓勵人們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呼吁關注困境中掙扎求生的邊緣人;《月亮和孩子》以父與子為主題表現父子矛盾的根源;《彼得與狼》探討了向往自由和人性的偉大的主題;《元首的面孔》具有政治諷刺意味;德國的《追尋》飽含哲理思辨和人生隱喻;費德利克?貝克創作的《搖椅》、《種樹人》具有一貫的優雅、簡潔、濃郁的人文氣息;2011年獲獎片《失物招領》則是對工業社會人類麻木、冷漠、機械呆板、缺乏關愛的批評;以《法蘭克電影》和美國約翰和菲絲?哈布雷夫婦的《月亮鳥》、《洞》、《赫伯?阿爾帕特和提加納?布拉斯雙重特點》為代表的短片則晦澀難懂、復雜深奧。
發展動畫短片的積極意義以及對中國動畫發展的啟示 商業動畫片受經濟利益驅動,最大限度地兼顧市場需要、大眾口味,表現手法往往比較保守、平庸,以觀眾的平均智力水平為基準,而實驗動畫短片、藝術短片常充滿探索性、人文性、哲理性,對長片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平衡》、《搖椅》、《父與女》、《老人與海》、《希臘悲劇》等作品是當代動畫短片的杰作,形式多樣、內容廣博、造型獨特、藝術精湛。
作為非主流形式的動畫短片在與長片的博弈中沒有銷聲匿跡,而是歷久彌新,仍然在自我探索中前行,追求原創和前衛的個性,以小見大、構思獨特,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和鮮活的狀態,對于激發創作個性、培養原創人才、積累制作經驗、啟發獨立思考、避免同質庸俗、形成多元風格、娛樂吸引大眾、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等都有積極作用。
行業的良性發展往往呈金字塔結構,底基大、尖端小,而中國動畫卻虛火很旺,雖然目前中國動畫公司有數千家,幾百所高校開設動畫或動漫相關專業,畢業生已達數十萬人;出品的數量雖多,質量卻不盡如人意,品牌公司偏少,卡通形象國際影響不夠。新手入行難免稚嫩生澀,倉促上陣制作長片難免粗糙膚淺,無法保證高水準贏得觀眾。只有無數動畫從業者大膽嘗試,經過大量短片實踐操作、歷練探索,加強國際合作,才能積累經驗,創作精品,培養受眾,積聚人氣,完善制作流程,動畫業的發展也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短片發展到系列劇、長片,再打造出大片精品和動畫大師,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浮躁投機、急功近利、精品缺失、創意不足、品格不高仍是中國動畫發展的大礙,動畫強國之路依然漫長,唯有堅定前行、夯實基礎才有希望,而大力發展精良短片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作者單位:黃岡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曉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北京:中國
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李建強:《影視動畫藝術欣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奧利維耶?科特[法]著,王英策、王詩戈譯:《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幕后?手記》,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2009年版。
4.《動畫短片〈平衡〉的現實指導意義》,《文藝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