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標題: 張達利:書還可以這樣做!
張達利:書還可以這樣做!
(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副會長)
設計語錄
書是個完整的體系,像一部話劇一樣,閱讀時也許就像一部電影。有開始起伏高潮段落。需要用設計語言去表現書的語言。
設計體驗
大家看多花里胡哨的東西時,就想要樸實的東西。所有的人都在做簡單干凈的書時,大家又想增加一些裝飾。過了一段時間就回潮了,但這不是簡單的反復,而是一種傳承。在原來的基礎上如何去提升。工藝和采制的手段的多樣對設計師形成制約,覺得跳不出這個框子。關鍵是你要有思考和與眾不同的想法。
好的設計就是恰如其分
晶報:對你影響比較大的書籍封面設計是怎么樣的?
張達利:有一本英國的書,它的設計很大膽,做得很純粹。用塑料做封面,創意手段與內容相一致。封面設計成大喇叭一樣,比喻設計正在發出各種聲音。書也可以做成立體的,突破傳統書的概念。晶報:這樣的書走的是小眾的道路。書籍的設計如果要講對大眾的影響,那么藝術性和市場性能結合起來嗎?
張達利:國內的書籍裝幀設計存在花里胡哨,無病呻吟,故弄玄虛的東西比較多。就是為了吸引眼球,搞些亮色,做作。
晶報:心中最美的一本書應該是怎樣的?
張達利:書的概念要與內容相吻合,要有創造性,想法要獨特,表達手法和語言要有新意。做工裝幀材質與內容要結合得好。我們講的是這本書有沒有新意,總給人感覺書還可以這樣做的驚喜。它是開拓者和先行者,把內容用圖形色彩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本書就會與眾不同。
晶報:您最欣賞的書籍設計師是誰?
張達利:日本的設計師在書籍裝幀上做得很好。有個日本的設計師做了一個冬運會的概念,用雪白的紙,然后積凹進去。感覺就像是白茫茫的雪,上面留下了腳印。
晶報:設計師通常買書時會很注重書的外表。如果看到平庸的書,是否有沖動想再包裝設計?
張達利:會很注重,設計師做的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看到花里胡哨的書覺得特惡俗,我很反感。
市場與設計師還有落差
晶報:您覺得中國的封面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會有個什么樣的發展趨勢?
張達利:實際上在國外,書籍設計已經走過了盲目追求過度設計的階段。是一種恰如其分的結合。國外的書做得很平實、很簡潔。好的設計就是要恰如其分。
晶報:很多人在買書的時候也許會忽略書的外表設計。
張達利:是的,很多出版商投其所好,哪種書暢銷就模仿。市場的審美沒到這個程度,需要設計師去引導大眾的審美概念。市場與設計師還是有一段落差。
晶報:中國的書籍裝幀設計似乎在技術和創新上總存在著矛盾?
張達利:中國的書籍設計最早的階段是有想法但在制作方面達不到要求,在工藝和材質上的限制。為什么深圳的設計會那么發達,紙張油墨印刷都很配套,這個生存土壤產生了這么多的設計師。面對材料的多樣性,設計師又在思考怎樣去創新技術手段。當一個設計師有很多想法時,制作工藝沒有問題。
晶報:書籍評獎的作品能否在市場上形成一定的影響?
張到利:設計得好但不一定在市場上銷得好。好的設計師的作品都是量很小的,不會大眾的。
晶報:但在國外,不論在藝術方面還是在大眾路線上來說,書至少首先應該是個很好的設計?
張達利:是的,中國大量的書在設計上質量都很差。設計師做的作品進步很快,但到大眾書店一看就不一樣的。在中國是個很反差的情況。有些國外評委說,評選專業書籍設計時都覺得不錯,可是出了專業評獎的大門后,他們覺得會看到不少很差很丑的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