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賊王》瘋狂煽情、《D.Gray-man》后生可畏,新老兩股勢力共同促使熱血動畫迸發無限生機;《死亡筆記》多線飄紅、《寒蟬鳴泣》隱隱郁郁,多變的懸念加劇了推理作品揚眉吐氣;《命運長夜》風波四起、《涼宮春日》逆天動地,蕩氣回腸間我們領略了萌的另一重涵義!雋永的《蟲師》、搞笑的《櫻蘭》、濃艷的《夏娜》以及充滿古老中國風情的《彩云國物語》,還有不能忘記的,閃爍著宅人氣息的《NHK》、褒貶各半的《地海傳奇》……
這就是2006年,名片佳作占領市場的動畫豐收年,當各類作品走馬觀花般掠過觀眾的眼球,在那欣喜之余我們不禁疑問,誰是本年度動畫領域最大贏家,代表動畫界最高榮譽的“日本動畫大賞”到底臨幸何者?也許,如上提及均無法如愿,因為動畫賞有它自己的游戲規則。好吧,就讓得意洋洋的人氣作品“死個明白”,看看“日本動畫賞”到底玩蝦米把戲!
第一章 從動畫歷史探大賞奧義
與“日本漫畫賞”類似,“日本動畫賞”屬于集合性名詞,是由諸多動畫賞共同組成。但若除去同人力量的干擾單從業界號召力出發,最具參考價值的當數“《ANIMAGE》雜志年度動畫賞評比”。此獎項初創于1979年,專為表彰當年流行動畫而設立。不過,由于該獎在評選尺度上缺乏統一,所以存在著難以服眾的軟肋。產生如此不良現象的原因眾多,但歸根結底是由日本動畫歷史根源造成的。
日本動畫發展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當時日本國內已有改編自世界名著的簡易作品出現,表現內容無非是經典的加工再造。直到1947年,一系列探討真善美的教育題材動畫被廣泛挖掘,并在民眾之中引起一定共鳴,就此動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得到確立。
而后,1963年《鐵臂阿童木》TV版登上熒屏,人們開始驚詫動畫帶來的多角度視覺沖擊和非凡的啟示作用,深邃的哲學理念讓許多成年人走入動畫世界,開始和孩子一起迷戀動畫。緊接著,1977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宇宙戰艦大和號》為廣闊的動畫征程拉開了偉大序幕,這部由松本零士負責腳本和人物的SF向作品,第一次云集了劇情、特效、音樂等現代制作手法,宏大的宇宙背景讓人們體驗到了身臨其境的暢快,以這一時間為分隔,日本動畫激增了日新月異的進步。就在幾年后,《銀河鐵道999》、《機動戰士高達》、《超時空要塞Macross》一次次指引觀眾歷經星際巡禮,動畫行業迎來了SF的春天,就連呼吁環保的公益動畫《風之谷》亦可歸結至這個范疇中來。
這大概是動畫史上最穩定的黃金時期了,伴著SF的風潮,日本動畫被世界廣泛接受。如果沒有《天空戰記》、《圣斗士星矢》、《一刻公寓》等作品陸續突出重圍,真還難以斷定今天的動畫市場是否只被SF向占據著!
總之,SF影響了一代動畫人,他們構成了如今日本動畫界的中堅力量,著名ACG作者兼設計師藤島康介、貞本義行都曾是《宇宙戰艦大和號》的忠實擁躉。
第二章 “《ANIMAGE》動畫賞”評選標準
上文簡單的動畫發展回顧看似與“《ANIMAGE》動畫賞”毫無干系,卻很現實地揭示了現今動畫賞的某種規律,那就是SF的王道性,即依靠“星空”、“機體”兩大法寶為掩護的SF作品比較輕松便可得到評委青睞。請不要感覺鄙薄和不解,俗話說“酒是醇的香,動漫老的好”,自小便接受SF作品熏陶的動畫賞評委們在潛意識下對兒時的崇拜懷有深深敬意,倘若沒有技驚四座的它類作品,最終得獎者非SF無疑!
縱觀“《ANIMAGE》動畫賞”28年之久的發展,我們可以清楚發現SF類作品永奪14次桂冠,其中《高達0079》、《高達 Seed Destiny》都是連續兩年稱雄,而《新世紀福音戰士》則創下史無前例的三連冠!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歷年封王作品當中絕對意義上的少女動畫只有《美少女戰士》、《水果籃子》和《魔卡少女櫻》,因此動漫達人總是認定,萌系動畫即便來勢洶洶也難以笑到最后。
OK,別以為評選標準中只有評委的題材偏好,還有一個更苛刻的條件令人不可思議,直白地說就是動畫作品不能太長,動輒連載二三百話以上的幾乎不被仔細考慮,只可能給個TOP10之外的安慰獎關懷一下。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窘態,一方面是“《ANIMAGE》動畫賞”極力避免同一作品頻繁登榜造成獎項壟斷,另一方面則是隨著時間推移評委和觀眾的關注點也會轉移到別的作品上,死盯一部作品的機率極其渺茫。因為存在著這條潛規則,出版社、動畫商也采取了相應的對策,盡可能把優秀動畫制作周期限制在一年52話以內,所以我們看到了51話的《鋼之煉金術士》、49話的《閃靈二人組》、26話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和《Cowboy Bebop》,而堅持放長線的《火影忍者》、《海賊王》、《死神》等幾乎被人冷落。
題材和長度過后,該輪到對動畫制作水平考核了。哦~這就回到了上節所說的“《ANIMAGE》評選尺度上缺乏統一”的問題——大概,評委們最冤枉的地方就在這兒了。起初,“《ANIMAGE》動畫賞”把“動畫質量”作為主要評選依據,對于收視情況不很重視,基于這一宗旨,GAINAX高畫質低回報的《藍寶石之謎》奪得了1990年度大賞。可惜好景不長,迫于觀眾投票和動畫衍生品(CD、周邊)的壓力,“《ANIMAGE》動畫賞”不得不調整規則,將“尊重觀眾”當成新的“評選圣經”!好吧,主動權一旦掌握在觀眾手上,問題就復雜了,死忠級的Fans可以為某聲優瘋狂投票,也能為喜歡的動畫角色流汗出力,難怪《ANIMAGE》編輯抱怨過,《最游記》、《高達 Seed Destiny》的高票80%出自戀聲族和同人女……
第三章 《ANIMAGE》的功過和其它動畫賞
了解了“人性”、“專治”、“無奈”的“《ANIMAGE》動畫賞”讀者興許會產生暗無天日的惡寒。沒辦法,既然“動漫以人為本”偶們這些逆天無力的平凡人也只有占在一旁湊湊熱鬧。但是,《ANIMAGE》在動畫推廣道路上無疑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它摒棄了動畫商的門派限制將原創動畫、漫畫化動畫、游戲化動畫一并接收,呈送與人們相對客觀的評選結果!然而,它的弊端也是毀滅性的,因為執著于劇集寧短勿長的原則,許多制作人為將動畫一年內完結,提前了炮制的未完漫畫的結尾,這很容易導致同名漫畫人氣受挫,《閃靈二人組》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是,日本動畫體制的確健全,既然兼收并蓄的《ANIMAGE》在統一性上不如人意,干脆設立幾個專項動畫商來彌補好了,于是便有了為本色動畫服務的“神戶動畫賞”和貫徹娛樂的“《PUFF》動畫賞”。
“神戶動畫賞”創立于1996年,由神戶市和動畫神戶執行委員會組成,下分七大部門,主要選材角度為原創動畫或小說改變動畫,另外還為網絡媒體作品預留了表演平臺。它最大的特點在于迎合時尚,完全服從市場導向,且還把技術從動畫中獨立分割,讓制作精良的作品不至被低人氣埋沒。正因為有了公正、權威的評比方法,這個創立不長的漫畫賞才能在短期內獲得公信,引起多家相關機構注意。相比“神戶動畫賞”深厚的市場氛圍和莊重的技術概念,“《PUFF》動畫賞”更像是綜合娛樂總動員,它免除了所有的人為手段,評比過程一律憑票辦事,既解脫了編輯評委焦頭濫額地尋求均衡,又滿足了觀眾高漲的參與精神,下設的動畫賞、聲優賞、最受歡迎男性、最受歡迎女性、最佳拍檔獎有利地融合了所有動畫元素,隨時會激發冷門大熱和長篇回暖,同漫畫的緊密聯系又為多部漫畫搭橋使它們走上動畫王道!
結語: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2006年動畫于轟華絢爛中結束了壯美樂章,不管最終獎項歸屬如何她們都為我們帶來了快樂,在這流光溢彩中,讓我們再次沉醉,并祈禱來年歡樂重溫!
遁地詞典
“《ANIMAGE》動畫賞”之最
☆“《ANIMAGE》動畫賞”三大獲獎大戶是SUNRISE、GHIBLI、GAINAX,SUNRISE憑借《高達》系列五獲頭獎,GHIBLI則依靠《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四獲冠軍,GAINAX以《藍寶石之迷》和《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四獲頭獎。
☆漫畫改編動畫的最大贏家是富堅義博,他的《幽游白書》連續兩年(1993、1994)在動畫賞評比中折桂。此外,他的愛妻武內直子在1992年以《美少女戰士》榮膺排行榜首位。他們兩人是絕無僅有的同時獲得漫畫賞和動畫賞的模范夫妻。
☆歷年受賞作品中,《高達》系列以全球接近15億的收視笑傲群雄,位列第二位的是《圣斗士》,超過4億。可惜的是《七龍珠》沒有受賞,原因當然是原創情節過多陣線太長。
☆最遺憾的作品莫過《犬夜叉》,它連續四年殺入TOP10,但從未獲得冠軍,最好成績是2001年的亞軍。出乎意料無緣獲獎的是GHIBLI的《千與千尋》和《哈爾移動城》,雖然兩部海外戰績卓越,但已無法代表GHIBLI最高成就。
☆《新世紀福音戰士》TV版26話、OVA4話,這短短的30話作品能火爆三年堪稱最高效獲獎者。
☆集英社四大當家作品在最近五年從未殺入三甲,最好成績是《網球王子》和《死神》的第四名。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