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嘉賓互動 呼吁愛護尊重動漫編劇
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學生:剛才聽了“28歲”的黃玉郎哥哥的演講,我覺得看到了中國動漫的希望。您的作品不論是《龍虎門》《醉拳》還是《如來神掌》,里面都包含了很多中國功夫的元素。美國電影《功夫熊貓》也運用了中國的功夫。日本許多動漫,比如把中國的《西游記》改編成《醉游記》,里面豬八戒、孫悟空變成了帥哥的形象,而不是原著中一只猴子、一只豬的樣子。我覺得像美國、日本的這些思路,很有好萊塢的感覺。我想問中國是不是非常缺乏有好萊塢創意的動漫編劇人才?
汪天云:用一句話回答你。聽了你這么漫長的表達,說明我國缺乏編劇,相關專業的學生不會表達。你可以直截了當地問,中國動漫發展緩慢是不是因為缺乏編劇。我剛才和天曉交換了一下意見,答案是確實缺乏。
黃玉郎:我覺得不缺乏,要不然怎么會一年生產出10萬分鐘的動畫片?
汪天云:10萬分鐘的東西質量不是很高。一個民族的歷史是否厚重,對于漫畫創作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創意。曾經的古希臘、古羅馬,為什么現在進不了世界強國之列,就是因為缺乏創意。黃先生的話我也很同意,10萬分鐘動畫節目的出現,顯示我們的編劇太多了,但真正好的編劇恰恰被淹沒了。
黃玉郎:這一方面我是樂觀的,因為有了量,質也會慢慢出來。
張天曉:我覺得中國目前并不缺編劇。只是80%的動畫片都是出自三四流的編劇之手,因為制片商給的稿費非常低。如果我做動畫,我不會找動漫編劇來寫,會找個寫電視劇本的。因為我覺得如果一個編劇連電視劇的圈子都進不去,那他就太弱了。三四流的編劇來寫動畫片,怎么能夠寫得好呢?動畫片的投資非常大,超過電視劇的投資。但為什么動畫編劇的稿費這么低呢?就是質量太低。我們往往是等動畫片拍完了,失敗了,才會想到劇本不好。
汪天云: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引發了大家對動畫編劇的關愛。其實天曉講的是很現實的問題。一流的編劇編電影故事片,像劉恒,稿酬要200萬元。現在我們拍片都找名編劇,因為編劇不出名,片子不好賣。二流編劇編電視劇,三等四等才寫動漫,稿酬很低。動漫市場的這種機制造成很多好編劇流失。我們愿意借“文匯講堂”呼吁社會,要尊重、愛護動漫事業,特別是動畫的編劇。像黃玉郎這樣的大編劇要特別的愛護,他的稿費肯定很高了。
(此提問因直面動漫界的瓶頸,并引發專家的熱烈討論,而獲總編輯最佳提問獎。)
學生成才先要不斷練習
上海交通大學理學院學生:我自己寫動漫劇本,請問如何才能進入動漫圈子、組建自己的團隊,把自己的思想,用美術、音樂的、動漫的形式傳遞給大家?
張天曉:我們一直在尋找好的本子,但很少會在學生身上做投資。“今日動畫”所拍的片子是走國際市場的。比如《中華小子》是中法合資拍攝的動畫片,其內容先由中國編劇寫,再由國外編劇重新整合。因為走國際市場的片子,必須要以國際的眼光、國際的視角來寫,對劇本的要求非常高。對于一名學生,你剛開始練習的一個作品,就想找制片商來投資,這種可能性非常小。但只要你不斷地練習,寫10部、20部,也許這些都沒有被錄用、但你的能力會不斷提升,慢慢會成功的。現在全國有很多動畫編劇的比賽,包括上海電視節上也有動漫創作的評比,你可以參加。
整合動漫產業需要苦干實干
提問:我們現在有優秀的動畫制作人才,但是衍生產品制作很弱,整個產業是一盤散沙,如何整合起來,加快動漫產業鏈的發展,使之更加牢固?
汪天云:一盤散沙也好,局面不理想也罷,關鍵還是缺乏人才。其實我們并不缺理論,現在大道理講得很多。但是經營人才、苦干的人才缺乏,都想著天上掉餡餅,最好今天成立一個公司,明天就能走向國際。怎么整合起動漫產業,怎么走向國際,這是當代學生應該想和做的事情。
有人看我漫畫就滿足了
提問:黃老師,你心中理想的動漫世界是什么樣的?
黃玉郎:很多人喜歡看我的動畫,或者喜歡看我的漫畫,我就很滿足了,這就是我的理想。從做生意的角度看,還是要現實,要賺錢。能夠賺錢就可以很浪漫,就可以拍自己喜歡的片子,而不會在意這部片子是不是會虧錢。
允許多種模式和需求存在
媒體記者:和兩位上海前輩交流想法。我希望大陸的動漫多拍一些像《喜洋洋與灰太郎》、《紅貓藍兔七俠傳》、《天線寶寶》這樣的片子。今天來聽講座的大學生很多,說明動漫很受歡迎,但大學生都是網絡下載、買盜版,不會去看電視。
張天曉:我覺得你太偏執了。《紅貓藍兔七俠傳》,我不會去拍,因為內容太暴力了。《中華小子》本身是一個功夫片,但我給片子定了一個規矩,26集里見不到一滴血,這才是真的功夫,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感。如何吸引受眾?《中華小子》設計了很多懸念,追求神秘,但決不暴力。
汪天云:這個時代允許多元的價值觀存在,我們提倡寬容。您講得有道理,《喜洋洋與灰太郎》、《紅貓藍兔七俠傳》很多中年人看,少年在看,再低年齡的孩子也在看。這是一個數量和質量的問題,現在不能統一。我們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給人選擇的權利,欣賞趣味只能引領不能強求。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