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
G-POWER 的 BMW 760i 改裝 STORM,“花樣”多在細節之處,有時是裝飾,有時不是,就像我們在設計過程中感覺差不多完成還沒完全確定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添加的沖動,比如將按鍵的視覺吸引力再加強一下之類,正因為這樣,所以改裝車是“花樣”的最好例子,它就是在一個已經確切完成的設計上動手腳,一般都是使用添加法,動手腳的目的是為了追求獨特性,這樣就驅使將“花樣”夸大,而不是像我們通常做的那樣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因為我們認為裝飾是罪惡。而通常在一個局限性非常大的基礎上去追求設計的時候,裝飾有時看上去是唯一選擇,在 Logo 下面劃一條橫線是裝飾,改變一下位置布局有時也可以稱作是一種裝飾手法。
比較改裝前的 BMW 7 系,看看 G-POWER STORM 前臉比如最邊上的進氣孔的設計,引擎蓋上的多個漸消面以及進氣口設計,那串LED燈泡……或許你會說“啊,我以前就喜歡這樣干”,單個表面太平白就做一個臺階面,剛好學會怎么建漸消面的模型那么就添加一個,如果有10%的進氣出氣功能上的需要,在進氣出氣口上動手腳是再好不過了,有指示功能,那么來個 LED 的設計吧……
沒錯,我們剛開始做設計甚至現在,對設計中的行為通常會用另外一個詞語來替代,就是“動手腳”,哪里可以動手腳就動一下,當我們把自己能力能及的范圍規定在那些能夠“動手腳”的地方的時候,出來的多數是我們說的“花樣”。一般這種對設計對象的局限認識是主觀的,因為我們看待設計看待自己要設計的產品沒有 Zoom Out,而是盯著某一處,或者限入某一處。
當對產品沒有完整的把握的時候,我們會對手段產生迷戀,因為它是我們能夠依賴的一切。就如當你剛會做漸消面的時候會想法設法去找地方安上它,而當畫出如 G-POWER STORM 進氣口那樣的造型的時候,會很難下魄力去廢掉這個設計,而是想辦法說服自己或者開始欣賞。
人們會被這些“花樣”吸引,因為它是原始的嫵媚的肉體的。當人們同樣以盯著產品的局部也認識產品和認識設計的時候,他們會投贊成票,因為它獨特并易于理解。人們對設計的認識和我們對設計的認識初體驗是類似的,比如說開始會將設計和裝飾等同起來。因為這種原始的和易于理解的屬性,所以在功能需求上成熟的快速大眾消費品上,我們可以看到那是“花樣”的海洋。
通俗也不一定粗俗,即不是說好的設計就不能有“花樣”,不能有這些“膚淺的形式”,BMW 那個識別性語言——側窗后部往回拐的曲線,在 BMW 7 系上就有一個漸消面的細節設計。如果說要找更顯性的,那么背部的鰭,如果要找更大的,雙腎也是一種“花樣”,只不過經過積淀成為了語匯,不同時代不同車系上的雙腎形狀的不同也是“花樣”設計。
如我們文章《其中之一和其中唯一》所說,如果設計只是追求不一樣,只是提供一種選擇(權重和其他潛在的選項一樣),那么設計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只要掌握并積累一定的技法就行,因為這樣邏輯上是很簡單的,就是“別人做個方的,我就做個圓的”,在造型上我學會各種普及的高級的造型能力,把各種新鮮的造型樣式往自己的倉庫里囤積,手到擒來的事。
把握這些“花樣”這些“細節”是設計追求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事,有時看上去是周而復始,否定之否定的,比如第一次認識到細節設計,覺得自己開始了解設計了,接著會來否定細節設計,然后又重新認識細節設計……只不過前后“細節”的具體形式發生了變化,那么這里說的“花樣”也是。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