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釘工作室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的設計組合之一。上世紀60年代,是一個現代性的概念與所確立的文化相互質疑的時代。此時的圖釘工作室開創了插圖與設計結合的新時代,帶來了自由、活潑、拼貼、融合個人觀念的“圖釘風格”,以前衛先鋒的姿態出現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的“現代”氛圍中。半個世紀之后,7月9日~8月5日在深圳華僑城華·美術館展出的“紐約圖釘工作室回顧展”讓我們得以重溫這些被載入設計史的偉大作品。
當格拉瑟在1954年和西蒙·切瓦斯特及愛德·索勒合作創立圖釘工作室時,他還不知道不久前的一項技術革新將引發一場文化變革,這項技術將以他和他的同事們從未想象過的方式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技術引發色彩大發現
這項至關重要的技術革新是柯達公司在二十世紀40年代末發明的一種膠卷改進技術,它通過在照片中再現以前只有在博物館才能欣賞到的藝術作品的色彩改變了歷史的發展進程。很快地,在書店、博物館商店和畫廊都可以買到印刷精美的德加和達菲作品的明信片,可以購買帶畫框的馬蒂斯或奧古斯特·雷諾阿畫作的翻印版,懸掛在家中的墻壁上。這是一場認知的革命。繽紛的色彩改變了人們和過去的聯系。突然間回顧過去變成了一種樂觀之源。懷舊變成了一場視覺的盛宴。
當商人們忙于將畫家名作變成大眾消費品時,圖釘工作室的成員們則最大程度地利用這筆圖像信息財富,將之轉變成一種全新的概念藝術形式。
數十年后回頭看他們的作品,人們仍然能感覺到他們對色彩發現的興奮和激動。他們以一種幽默、風趣和令人愉快的恣意盜用昔日的經典名作,創造了一個集中體現二十世紀60年代青年文化的樂觀向上精神的流派。他們創造了那個活潑年代最令人愉快和最有創意的驚喜之一。
拼貼視覺,影響一代設計家
通過出版系列小冊子《圖釘年鑒》(1957年更名《圖釘平面設計》,這份試驗性刊物逐漸發展成為美國平面設計新思想和新觀念的論壇陣地和實驗場所之一),他們的創作設計理念迅速傳播開來,工作室發起了一場與嚴謹、理性的瑞士國際主義風格鮮明對應的觀念形象設計風潮,成為新一代平面設計的中心。
圖釘工作室以其拼貼混合式的獨特創作方法而著名,他們的創作靈感來源包括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新藝術主義和裝飾藝術運動、美國早期繪畫、十九世紀木刻和木雕作品、俄羅斯構成主義、漫畫以及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早期各種已經被人遺忘的印刷版式風格。“圖釘”一詞描述了他們的設計方法學。他們隨意地收集視覺印象,就像是將圖片、剪報和明信片釘在公告板上。他們的設計具有自由、活潑的特點,同時能夠把自己的觀念通過自由的方式組合成一體。這種自由、綜合、統一的藝術風格被稱為“圖釘風格”,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流傳和爭相模仿,相當多的青年設計家在“圖釘風格”的影響下成長起來,并且進一步發展了這種風格。
“圖釘風格”對平面設計形象的綜合使用,把個人的藝術觀念和平面設計結合的設計手段,特別是把圖形和字體結合起來運用的方法,對整整一代的平面設計家都帶來了很大影響,活躍了當時整個平面設計界。
他們的作品都有普遍性的力量
在紐約圖釘工作室回顧展開幕的當天下午,三位國外的嘉賓到場做了演講。圖釘工作室主要成員之一、73歲的保羅·戴維斯是首次來到中國,他配合圖片介紹了參展作品的創作背景與作者風格。他的妻子、在紐約ADC藝術指導俱樂部任了14年執行總監的邁娜·戴維斯講述了她從事藝術指導的經歷。來自日本GGG畫廊的館長北沢永志為大家介紹了致力于平面設計展覽的GGG畫廊的歷史、工作內容和對未來的展望。
講座之后,聽眾們抓住難得的機會,提出了許多問題。
問:戴維斯先生,能不能分享一個您比較難忘的作品背后的創作故事?
保羅·戴維斯: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想跟大家分享的作品,就是我為一個客戶做的第一幅作品《哈姆雷特》。之前我沒有跟他進行過任何的合作,他跟我說:這個表演已經開始了,你去看看吧。我到臺下看,并走到藝術指導的面前問他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你覺得哈姆雷特是真瘋還是假瘋?之后我畫了一個瘋狂的哈姆雷特。但我把這個作品交到客戶的面前時,他當面否定了我。
后來我發現這個作品已經被印出來了,它們被掛到波士頓、華盛頓、紐約的每一個角落。這幅作品為戲院賣出了更多的票,我也與這個客戶發展起了友誼,因為他跟別的客戶不一樣,他嘗試改變自己。有很多客戶都是以一種命令的方式讓藝術家做作品,他們通常手握著各種各樣的權力,讓你必須服從他,但是這個人是懂藝術的,因為他會選擇更好的作品,而不只是讓藝術家聽從他的吩咐。
提問:對于當代中國的平面設計你們有什么樣的看法?
北沢永志:在我們GGG畫廊有做一個展,叫“TDC”,主要是從日本和海外收集年輕設計師的作品,然后拿出優秀的作品進行展覽,其中有很多是中國的年輕設計師的作品,今年就有一位中國的年輕的女性設計師的作品獲了獎,那位女性設計師的作品我看了之后特別震撼,我覺得她的水平已經遠遠超出了參賽的日本設計師,我覺得她的作品非常有活力,非常能感染人,這種力量是日本的設計界比較缺乏的東西,能有這樣的有能力的中國設計師參加我們的比賽,我覺得非常榮幸,在此對這些年輕的設計師表示感謝,也希望各位以后有機會來參加我們的這個展覽。
提問:作為專攻平面設計的專業畫廊,GGG畫廊怎么看今天的日本平面設計?
北沢永志:在過去的25年里,GGG畫廊作為專辦平面設計展的畫廊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但日本平面設計的未來并不是一片光明。2002~2003年間,到GGG觀展的人數翻了一倍,這是因為電腦和網絡的普及,廣告、簽名、網絡設計、動漫、裝潢、工業設計等平面設計的領域擴大了。其后的8年內,觀眾數量也在不斷上升,但2009、2010以及今年的入場人數停滯不前。為什么呢?恐怕是因為日本平面設計的輝煌期(80年代)早已經過去了。
在這20年里,電腦和網絡的普及,讓普通人也能自由運用電腦進行設計。使得原本是設計師的工作隨著電腦的出現而不再神秘。設計的表達和質量出現平均化現象,原創性大大降低。數碼革命的出現讓平面設計界的威信大大削弱。因此,我們財團每個月召開展覽的時候,都會探索專做平面設計的畫廊的出路何在。最終的心得是用心做好每次展會,做出高質量的展會。我們希望日后舉辦的展會能夠激發那些從事平面設計,或對平面設計感興趣的人。夸張一點說,希望今后舉辦的展會,可以改變前來觀看的人的一生。
引進圖釘工作室作品展的目的,就是希望年輕人觀賞大師的杰作,他們的每件作品都有普遍性的力量,今天仍充滿新意。那是電腦無論如何都表達不出來的。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