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動漫節上采訪,不乏介紹自己動漫制作高端的動漫企業,高清、3D等等,甚至有企業聲稱自己承接好萊塢動畫大片的制作。
出席動漫節動漫產業高層論壇的專家們也認為,從技術能力來說,國產動漫企業的制作水平已不遜色,缺的是優秀的創意人才、產品品牌的推廣與營銷。“高質量的動漫產品只有與其衍生的產品形成成熟的產業鏈經營相結合,動漫才能真正地創造價值。”
據介紹,完整的動漫產業鏈包括動漫項目策劃、動漫形象設計,涉及制作、生產銷售、市場運營、品牌傳播,以及玩具、文具、包裝、服裝等動漫衍生品的開發、經營、銷售,甚至動漫主題公園等。在這個產業鏈條上,既包括以網絡技術、數字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動漫設計、游戲研發、運營等創意產業,也包括如出版、服裝、玩具等傳統產業。
但在中國,動漫產業鏈存在上下游脫節現象:動漫原創制作人才缺乏,衍生品營銷人才不足。由于市場的急功近利,無論是播出市場還是衍生品消費市場,根本不存在培育期,極不利于品牌和人才的打造,不少品牌影響力只限于一定區域,很少能打響全國市場。
有專業機構測算,動漫產業與衍生產業間的產值比例保守估計為1∶3。動漫產業專家透露,通過卡通本身最多能收回其成本的30%,其余70%的成本回收乃至盈利都依靠衍生產業。“中國有3億兒童,平均每個人消費100元,那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不少動漫業內專家表示,中國動漫產業每年的市場空間在200億元左右,而由此帶動的圖書、音像、玩具、服飾、游戲等動漫衍生產品的市場空間將無法估量。“市場給所有動漫人提供了展示才華的空間,問題是靠什么去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旦能在衍生品中盈利,中國的動漫業也就迎來生機。”浙江中南卡通董事長吳建榮認為,動漫產業不是制造業,要從燒錢的游戲變成掙錢的產業 ,其核心是打造文化。“一味求大求全,不是中國動漫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吳建榮認為,動漫作品是一種周期長、投入大的高技術含量產品,“如果將其當作‘搶快錢’式的快餐文化去經營,那么,其獲得的也只能是一份‘盒飯’的回報。”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