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三贏
在4月29日的國際動漫節高峰論壇上,上海文廣營運中心總監劉詠列出了這樣的公式:500集電視動畫片的演出積累+電視臺鋪天蓋地的宣傳造勢=動畫電影票房的成功?這個問號,是對國產卡通電影《喜羊羊》打出的——首映當天票房即超過《赤壁》,相對號稱600萬的成本投入,回報達到了16倍——暗示成功表象背后,是動??導藿用教寮?藕螅?俗魃匣ゲ固嶸?乃???br>
在《喜羊羊》之前,中國的動畫電影曾一片慘淡。2006年國產魔幻動畫大片《魔比斯環》投資1.3億,票房大敗,血本無還;2007年,紅色經典《閃閃紅星》國慶公映,反響平平;2008年,《葫蘆兄弟》上映三周,票房300萬,最終陷入“暴力血腥門”;可以圈點的僅有《風云決》,曾在2008年拿下當時國產動畫的最高票房3300萬,SMG正是其出品方之一。
有了《風云決》的成功在先,《喜羊羊》的成功似乎只是趁勢而上、水到渠成,其實不然。《風云決》的確積累了動畫電影成功運作的經驗,若退回到4個多月前,原創動力、SMG與北京優揚傳播的奮力一搏也是一場充滿冒險的征戰。曾有電影發行公司的人半開玩笑似借用電影《梅蘭芳》的臺詞送給他們“輸,不丟人;怕,才丟人”。盡管制作方原創動力對自己的作品信心十足、盡管優揚傳播作為國內最重要的兒童媒體運營商之一,已借手中豐富的少兒頻道廣告時段資源進行了大量的造勢,盡管此前3年《喜羊羊》的500余集動畫片已在全國近50家電視臺滾動播放長達3年,賀歲檔上映仍是有些冒險。
結果決定檔期提前10天,巧妙運用寒假與春節間的空檔“三家在資金和角色分工上各有投入,目前早已回收成本,收入分賬也已按照投資比例進行,”劉詠說著,信心與熱情溢于言表,“目前,我們的團隊還在商討進一步運營《喜羊羊》品牌的方案,包括推出人偶劇等一系列品牌產品。”
然而產業的嫁接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劉詠坦言在選擇《喜洋洋》進行合作時,SMG最看重的是《喜羊羊》已建立的品牌。“我們會憑經驗來判斷一個動漫品牌是否有品相、有提升的空間、有發展的市場。當時《喜羊羊》電視片的收視率比較高,而且故事沒有說教,比較容易被觀眾所接受。這是我們選擇它的重要原因,”他說,“SMG所帶來的,正是成熟的商業運作,這也正是國內動漫企業最缺乏的。”
作為孕育喜羊羊的搖籃,廣州原創動力顯然也很認可這種基于各自優勢的合作模式。原創動力副總經理黎麗斯表示:“之前我們對于市場的營運欠缺經驗,但內容做得很好。我們150人的團隊就繼續專注于研發內容;SMG市場發行很強,就去做市場;優揚廣告很厲害,就繼續運營廣告。假如不捆綁,就會牽扯企業太多的精力,這樣的團隊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建立起來的。”
同時,在版權方面,據黎麗斯介紹,“在三方合作范圍內創作出來的產品,比如電影,版權和收入是屬于三方共有的。但如果單純是在電影以前創作出來,就是屬于原創動力的。這也是目前三方比較認可的、切合實際的版權模式。”
當然,基于這種先驅性的合作嘗試,勇氣與信任也格外重要,而更多需要信心的,則來自于產業鏈搭建的內部。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動漫市場的情況比較特殊,游戲規則還沒有建立起來,遠不如國外成熟;運作起來的收入與分成也并不百分百透明。因此,產業鏈的搭建更多是需要合作各方的相互信任。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如果過多,必然會不利于產業鏈的搭建,也不宜于形成良好的循環。但暫時來說,這也是行業必經的一個遞進階段。
現在,《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原創故事已經被改編成同名漫畫書,銷售產值超過2000萬元。以“喜羊羊”為主題開發的衍生品也門類眾多,原創動力副總劉蔓儀表示,公司還有很對針對性的商業計劃。
小動漫公司找錢
除了背靠實力合作伙伴或另有資金來源支持,國內更多動漫企業則是在“夾縫中的生存”。一方面,國內廣電平臺上的動漫播出費用不菲,從幾百到上千價位不等,動漫企業如要在好的平臺播出,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據統計,目前國產動漫產品的播出收入,平均僅夠制作費用的1/10左右,甚至有些動畫片以送貼片廣告的方式免費播映。
而另一方面,融資瓶頸,幾乎是每個接受采訪的動漫企業都會談到的難題。雖然地方政府的產業基地都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僧多粥少的局面仍在持續。為了融資,宏圖動畫的湯繼業把自家的房子都抵押給了銀行;安利動畫的丁遠大拿著準映證欲向銀行貸款50萬元,卻被一口拒絕;杭州國際動漫節的投資洽談會上,投遞項目書的40家企業,幾乎都是奔著資金而來;包括北極光、IDG在內的幾家投資基金被踏破了門檻……
曾憑央視獨播《趙州橋》,贏得各視頻網站過10萬點擊率和業內好評的深度動畫公司,也對行業內融資難的問題直言不諱。創立之初,公司業務關系少、本土的動畫需求量又小,很難維持公司的正常開銷。經過考慮,總經理武義峰劍走偏鋒,把目標放到了動畫技術培訓上。現在,總經理武義峰正帶領自己的團隊,一邊用動畫技術培訓的學費來支持發展中的公司技術部門做研發,同時為公司未來的發展積蓄人才。
但是,動漫企業的發展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只要一部作品或一個卡通形象紅了,隨之而來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將被打通,重復授權和衍生品銷售所帶來的累計效應,將像活水一樣滋潤企業未來的發展。然而除了希望、勇氣和信心,在規模化和產業化都不完全的動漫企業競爭中,夾縫中生存的境況短期內很難改變。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