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節展應突出什么
“如何兼顧專業人士與公眾的需求,是動漫會展組織者需重視的一個重要考量。地域性會展可以側重參與性強的活動,但國際性的、全國性的動漫節展還是應突出專業性,強化品牌建設。專業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交易額的多少。”
展示或是銷售,是參展企業對展會的內在要求,也是動漫展會本身應達到的目標,但就目前動漫節展多數以“觀眾達××人次”為成果來看,單純的展示推廣仍是主導方向,而像香港動漫電玩節那樣能以盈利近2000萬港元收場的(見本報8月7日報道),也許可稱獨一無二。
“現在的動漫展會多數還是政府行為,能體現政府的主導性,但市場的主體性并不突出,展會影響力缺乏持久性,波及面也不廣,售票則是部分售票甚至免票。”鄭大志表示,“這都可看做產業或行業發展不成熟的表現。”
目前,國內動漫節展的內容設置大同小異,在給企業提供展臺之外,都另設有cosplay大賽、動漫畫大賽、產業論壇、洽談會等活動內容。對此,有人持贊成態度,“這是吸引更多動漫行業以外的愛好者、動漫邊緣行業從業人員、動漫上下游企業參與的一個好辦法。”趙英著這樣認為。
對各子項類動漫活動,他也有自己的看法:“cosplay大賽雖沒有多大實際功效,但能烘托營造出一個熱鬧氣氛,有利于培養年輕人的動漫熱情,為動漫的長遠發展埋下了‘種子’;動漫畫大賽則是培養動漫原創人才的搖籃,就像新概念作文大賽,沒準能出來動漫界的韓寒和郭敬明;產業論壇是動漫人思想碰撞、總結經驗、開拓思路的一個好平臺,至于洽談會,算是會中會,能使高端目標合作伙伴更為集中。”
不過,如曾參加沈陽動漫電玩節的羅嘉一樣趙英著亦指出,當前的產業論壇,很多形同虛設,發表言論者未必是有實踐的“真知者”,而洽談會則太多作秀成份,無法實現洽談的功效。
內容龐雜的動漫節展,到底應突出專業性還是參與性?張新雄認為,對于企業來說,需要上規模、可進行交易的專業類動漫展會,對于普通觀眾來說,則更喜歡互動性強的嘉年華類動漫展會。作為一種大眾性文化活動,動漫節展能豐富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也有助于營造一個動漫消費大環境。
“但這只是一方面,動漫節展是否成功,關鍵還在于其專業化的程度。就目前看,如何兼顧專業人士與公眾的需求,是動漫會展組織者需重視的一個重要考量。”張新雄說,“地域性的會展可以側重cosplay大賽、動漫畫大賽等參與性強的活動,但對于國際性的、全國性的動漫節展,還是應突出專業性。因為專業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交易額的多少。”
盡管杭州國際動漫節、廣州國際漫畫節、上海CHINAJOY等展會已頗有規模,群眾參與程度也很高,但在業內人士眼中,它們在展商與買家的組織方面還不夠完善,不能滿足參展商與專業買家對商務合作和交易質量、數量上的需求。
“目前,有會展、動漫、傳媒等多領域、跨行業從業經歷的復合型策展人才極其缺乏。不少動漫節展的主辦方或承辦方,不完全了解動漫行業的特征屬性,無法準確把握住企業的商業需求和動漫人群的消費需求,只重視展商組織而忽略買家組織、媒介傳播等。”廣州漫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力告訴記者。他的團隊成員來自動漫、會展、廣告等多個領域,曾策劃組織被稱為“廣州動漫商業第一展”的2004廣州動漫影視節目展,他認為,動漫節展發展到今天,應結合產業發展現狀,更多強調策展和辦展方的專業性,而不是簡單交給某個動漫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