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版本的古代中國
這是斯蒂文森第二次來到中國。中午,在蘇州的一家湖邊餐廳,他和太太一邊欣賞湖邊風景,一邊共進午餐。“雖然還沒來得及游玩景點,但整個蘇州感覺美極了,”斯蒂文森說道,“這里充滿了21世紀的新氣息。”
事實上,盡管許多人都驚訝于《功夫熊貓》令人信服的中國風,但在影片的四年制作中,斯蒂文森和他的團隊并未來中國實地取景。他們通過上網搜索、去圖書館翻閱大量有關中國文化、建筑和歷史的相關資料,構建出了他們眼中的古代中國。最終,《功夫熊貓》的外景地被設置在漓江一帶和西面的桂林市。2000年斯蒂文森第一次來中國,去的便正是桂林。
去年七月,《功夫熊貓》在中國內地上映,取得了1-1億元的票房佳績,成為中國內地首部票房超過1億的動畫電影。各界的評論,都聚焦在影片所呈現(xiàn)出近乎原汁原味的中國感覺,甚至還引發(fā)了對國內動畫片的質疑:為什么一部基于中國文化的動畫佳作,卻出自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之手?
早在1998年,迪斯尼那部同樣取材中國文化的動畫電影《花木蘭》,便曾震動過中國的動畫界。影片的制作也耗時四年,當時,劇組還特意派了一組人來到中國,呆了三個星期,拍攝了許多資料照片。
不過,在運用異國文化元素方面,《花木蘭》的影響力遠不及十年后的《功夫熊貓》。“《花木蘭》僅僅只是觸及了中國文化的表面,將中國元素作為一種符號,而《功夫熊貓》則抓住了中國文化背后的真正價值。”《北京周刊》評論道。
比如,《花木蘭》為了追求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風格,將背景的設計從簡處理。而到了十年后的《功夫熊貓》,主創(chuàng)人員將細節(jié)發(fā)揮到了極致。在嚴謹?shù)乃沟傥纳磥恚M管影片中的背景只是“他們自己版本的古代中國”,但在細節(jié)方面,他還是力求精確,即使那些細節(jié)也許根本不會有觀眾注意。
“團隊里有些華裔工作人員,我們經常會向他們咨詢,問那些細節(jié)是否符合中國文化。”斯蒂文森說道,“有些我們認為很有趣的細節(jié),后來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中國的。”
“比如說屋頂?shù)脑O計。”斯蒂文森說道,“亞洲不同的國家,屋檐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比如,中國古代的屋頂房角飛翹,日本、韓國的設計會略有不同,而我們開始完全不知道!我們有個叫小平(音譯)的工作人員,他精通中國建筑,所以我們都會跟他確認。如果有錯誤,他會糾正我們。”
平面設計
工業(yè)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huán)境